環境署報告:應對氣候變化創造綠色就業機會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環境署報告:應對氣候變化創造綠色就業機會

2007年12月07日
本報2007年12月7日台北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勞工組織和國際工會聯合會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經濟朝向更節約資源、更具可持續性的方向轉變過程中,能夠創造大量的綠色就業機會。

環境規劃署執行長史坦納表示,人們在談論環境的可持續性及應對氣候變化時,往往過多地強調其成本,而忽視了這一過程帶來的就業機會。

研究人員發現,僅僅在美國一個國家,2005年環境工業即帶來了530多萬個新工作,是美國製藥工業新工作的10倍。可再生能源項目在德國和西班牙雖然只發展了10年之久,卻已為這兩個國家帶來了數十萬的就業機會。到2020年,德國環境科技領域的職位將多於其整個汽車工業的職位數量。在歐洲,能源效率上升 20%將帶來近100萬工作崗位。這同樣適應於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中國在開發利用太陽能供熱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2005年,中國這一領域的銷售收益達到25億美元, 1000多個中國製造商雇了15萬多名勞動力。預計這一領域的就業機會將會持續增長。

印度城市德里正在引進新型的生態友好型壓縮天然氣公共汽車,這將提供1萬8000多個新工作。巴西的乙醇專案提供了50萬個新工作,其生質柴油專案將使大量貧困農民受益。

環境署執行長史坦納指出,《京都議定書》的碳交易和清潔發展機制以及2012年之後新的減排機制都會促使全球向低碳社會轉型;同時,工會和企業與環保宣導者之間的關係也在轉變,由擔心環境法規會給商業和就業帶來負面影響的不信任關係,轉變為一種相互信任的合作關係。

史坦納還強調,正確的政府引導是加快全球向低碳經濟的轉型所必需的,而這樣的引導將從巴里島氣候變化會議開始。

國際勞工組織指出,適應及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需要向一種新型的生產、消費和就業模式轉變。新的能源和產業政策不僅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同時也給綠色就業創造了機遇。這些工作可以為人們提供穩定的收入,促進可持續經濟增長,幫助人們脫離貧困。這是建立氣候變化與發展之間良性關係的重點所在。同樣,在氣候變化適應方面的巨大投資,可以為易失業人群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