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22日
摘錄自2008年1月22日聯合報台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台東種畜繁殖場委託林務局建構林牧綜合模式,計畫在繁殖場林地內放牧牛隻吃雜草,以牛的嘴與蹄,達到省工育林,生產有機牛肉及保種目的。
種畜繁殖場場長陳坤照說,去年台灣水牛只剩3538頭,肉牛7668頭,政府投入保種工作,但維持成本太高,母牛每頭每年成本14600元,小牛每頭每年成本為18250元,利用廣大林地草生資源,放牧飼養種母牛生產小牛,小牛育肥後出售,降低生產成本且兼顧保種。
他表示,繁殖場造林77公頃,以台東原生種植物楓香、無患子、樟樹等為主,繁殖場無法以人力整理雜草,為了生態又不願意噴除草劑,才會考慮到放牧牛隻,初步以放牧繁殖場種牛為主,讓牛隻在林區內自然繁殖。
陳坤照表示,用水牛或肉牛吃草、排糞,達到除草、施肥的目的,是林業與畜牧業結合,林牧綜合經營結合生態、造林、生產有機牛肉,種畜繁殖場已申請牧草有機認證,目前著手進行水源設施和圍籬設置,讓牛隻能在沒有汙染的環境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