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種 | 環境資訊中心

保種

2024-06-25 10:55
小米耐旱且抗病蟲害,是原住民過去的主要糧食,也是傳統文化的維繫;面對氣候變遷,維持種子多樣性,才可避免糧荒。位於台東縣金峰鄉的新興國小,有幾片小小的小米種植地,讓原民學生了解祖先和族人耕種過程;每週四的午餐也加入營養豐富的小米,師生一嚐粒粒...
2024-05-27 15:59
為什麼送種子上太空? 亙古以來,一代又一代的人類仰望天空,衍生無數想像,卻無法親眼見證。美國、蘇聯為首的「太空競賽」在上個世紀中期帶來一波熱潮,爾後幾十年後相對平靜。近年由不同國家支持的大型探索任務,以及由商業公司主導的靈活小型計畫,...
2023-08-09 10:25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這是因應未來極端氣候, 呼籲大家重視糧食作物的保種。在台灣,原民部落的傳統農作之一,就是小米。但是,部落很多小米種子,其實,已經失去了活性。 在台東金峰鄉的嘉蘭村,大家尊...
2023-02-08 10:05
種子交換會是分散保種,維持基因多樣性的活動 2022年底,台北的一個週末市集,這不是普通的假日市集,是從2018年以來,一年一次的種子交換會。這裡的種子,只交換,不賣。為什麼要種子交換呢?  ...
2022-11-24 10:26
編按:《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大會(CBD COP15)即將在下(12)月的7-19日,於加拿大蒙特婁舉行。雖然我國並非締約方,但2020年在林務局以及多位專家學者的努力之下,出版了台灣首份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值此之際,特別邀請國內...
2022-10-25 15:27
農委會農糧署東區分署和花蓮市農會今(25)日發表《田裡的寶物》繪本,透過童稚的視角,帶領讀者認識生態豐富的有機農田,以及植物保種的重要性。農糧署東區分署長徐煇妃表示,繪本簡單質樸卻能打動人心,希望能藉此推廣食農教育、環境教育,讓小朋友知道有...
2022-09-15 09:28
編按: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估,過去一百年,全球因農耕方式轉向種植基因單一、高產量的作物,已流失75%的作物遺傳多樣性。為了保育遺傳多樣性,在同時面對氣候變遷、人為開發造成棲地破壞等外部壓力之下,科學家們與時間賽跑,透過種子庫及在地傳統...
2021-08-04 09:53
數十年來純種蘭嶼豬因外來商業豬種雜交,在原生地蘭嶼幾乎絕跡。畜試所自1980年將蘭嶼豬引入台東種畜繁殖場,異地進行保種、選育與推廣應用,今(2021)年順利促成28頭蘭嶼豬返鄉、產下回流的第一代豬寶寶,將延續島上原生種豬的傳承。 ...
2021-07-05 17:25
疫情吃緊之際,當人們盡可能留在家中之際,都市中的野生物多了活動空間。來到中和四號公園,野花按照物候舒展筋骨,松鼠、鴿子和麻雀不顧疫情群聚,讓人好生羨慕。農委會林業試驗進行中的韌性都市林計畫即選在此處,所長曾彥學及幾位計畫人員,這天實地了解樹...
2020-12-09 10:56
自3月起的每個週末,菲律賓北邊科迪勒拉(Cordillera)行政區的包科市(Bauko)都會封城,沒有人可以進入該市。這項市政公告,緣起於兼任地方官員的社區長老所發動的「tengao」 [1]。 所謂「tengao」指的是...

頁面

訂閱 RSS - 保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