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2月10日
作者:彭郁娟
2007年12月,為期二週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3屆會議(UNFCCC COP13)在巴里島展開,聚集了聯合國各國代表及民間關心暖化議題的環保人士參與。當國際各大媒體爭相報導之時,台灣只有環境資訊電子報派了2名採訪編輯參與。
巴里島會議為何重要?因2007年IPCC 發佈了第四份報告,證實「突然且不可逆」的氣候變化是人為造成的;而此次會議要擬定的後京都議定書框架──「巴里島路線圖」(Bali Roadmap),將成為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定出明確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前的努力架構,以進行各國間更密切的技術移轉與資金援助。
置身現場,除了可參加主要會議,了解談判的最新進展;還可選擇參與不同主題,由各國環保組織辦理的周邊會議及相關餐會,現場索取各式精美盡詳的文宣,了解不同議題國際的新發展,並認識他國的環保從業人員。
資訊中心在這次採訪中,除了發佈華文第一篇關於此會議決議詳細的新聞稿:美國讓步 巴里島氣候變遷會議終獲結論 未來「調適」與「緩和」並進,還有多元的環保趨勢揭露,如:綠色供應鍊平台SOP 兼顧減碳與扶貧、替鄉村綠化找外國財源 中國開闢清潔發展新路線,及一些不到現場就無法轉播的觀察報導,如:氣候變遷會議不環保? 記者看其綠色措施與公共參與度、創意發聲:巴里島氣候會談場邊抗議集錦。
展望2008,資訊中心希望持續參與國際重要環保相關會議(這當然希望各界大力贊助),更多向讀者介紹國際最新的環保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