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工業革命――《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下一波工業革命――《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

2008年04月13日
作者:梁中偉(Intelligent Times總編輯)

Cradle to Cradle10月24日夜晚,德國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教授本應在倫敦接受時代雜誌「環保英雄」頒獎,與英國王子同台受獎,但他並未飛去英國,而是出現在台北政大公企中心EMBA的課堂上,向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講解「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這個概念從2002年以同名書問世後,震撼全球環保與商業界;但是對台灣而言,他帶來的訊息,仍是嶄新而充滿機會的提案。

對布朗嘉而言,過去30年環保運動與各式各樣的方案,不能終結地球的環境災難,也不能說服企業界真正投入環保。工業革命帶給我們的真正遺產,並未從整體來分析了解,科學家、產業界、環保人士所提出的解方,也仍然受困於負面思考,從未正面來思考人類真正需要的產業模式。布朗嘉給未來的企業帶來的新問題是:「我們清楚顧客需要什麼樣的肥皂,但是河流又期望什麼樣的肥皂呢?」當恆河的婦女在河邊洗滌衣服,清潔劑流入河水,在光滑的魚鱗上會留下什麼?我們又會吃下什麼?

環境中的毒素,已經造成每年450萬兒童死亡,只因為無法取得乾淨的用水;大量海豚瀕臨絕種,只因為暴露於海中的塑膠廢料。現在來談減少汙染,遠不能解決問題。「減少破壞」這種思考方式,「是人類想像力的失敗」,由這種觀點而描繪的未來圖景,是黯淡無光而令人沮喪的。

布朗嘉提出的解決方案更為積極,不再是一點一滴彌補工業革命的傷害,而是邁向「下一波工業革命」(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新的工業系統必須謙卑的向大自然學習,在大自然裡,根本沒有廢棄物這個概念──所有東西基本上都是養料,都可以回歸土壤,「要像櫻桃樹那樣花團錦簇,生生不息。」在150人的會議室裡,布朗嘉展示櫻桃樹的照片,滿滿的櫻花,「花朵遠超過果實的數量,會有人質疑太浪費嗎?」櫻花掉落草地,變為養料,化為土壤,自然裡沒有廢物,沒有人口過剩。

布朗嘉不是在質問,為什麼企業不負責任,汙染環境;他問的是:「如果人類世界是由櫻桃樹繁衍的,這世界將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布朗嘉在台灣不到一周的行程,3場workshop,一場與企業家、政府官員的對話,很多時候會覺得,他不只是一位化學家,而且是一位詩人。但千萬不要誤會他是個浪漫主義者,他挑戰現成的觀念,提出堅實的研究成果、數字、理論說明,並舉出企業成功的案例。他知道,即使有最好的方案,但若不能給企業帶來利潤,仍是無法推行的。

布朗嘉在不同場合反覆宣揚他的構想:要從產品的設計階段開始,就仔細構想產品的結局,如何成為另一個循環的開始。搖籃到搖籃的目標,不是在減少廢棄物,而是將工業產品的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的養料──成為其他物質、產品,或是對其他地區、人民有用的東西。不從一開始採取完全不同的產品設計哲學,只不過是延緩惡化的腳步,這便是過去生態主義者的失敗之處。

革工業革命的命

Cradle to Cradle但是布朗嘉的創見,並不是做產品的有毒物質研究,而是分析工業革命以來,整個產業生產的核心錯誤,並試圖找出根本的解決之道。

2個世紀前,當工業革命發生的時候,自然資源似乎取之不絕,「環境的脆弱性,還不是個值得關心的議題。工業設計目標中既未考慮維持自然系統的正常運轉,也未察覺自然界中複雜、微妙的相互關係。」布朗嘉在《從搖籃到搖籃》這本已成為經典的書中,花了相當篇幅分析工業革命以來的產業心態,「工業革命的思維是直線型的,只關心如何把產品做出來,並快速、廉價的送到消費者手裡。」

因為從工業革命以來的產品與工業系統設計,從設計之初,就未考慮到環境影響以及產品的生命周期,事後的補救不但於事無補,反而造成更大的災難。以回收為例,布朗嘉指出,今天我們做的其實是「降級回收」(down cycling),例如製造汽車的高品質鋼材,具有高碳、高抗拉強度的特點,但在汽車回收時,這些鋼材與汽車其他零組件一起被熔化,包括汽車電纜中的銅、表面的油漆和塑料,因而降低了鋼材品質,再無法用來作為製造新車的材料。回收印刷紙張也一樣,我們回收的既非單純紙張,也不是油墨,而是附有油墨的紙,混成紙漿後再製的紙,已經無法擁有原先的優良紙質;甚至為了要再製紙,還需添加會造成汙染的化學物質。原有材料所具備的「工業價值」,在混合後損失殆盡。

從設計之初,工業與生物材料就混雜不分,布朗嘉生動的比喻現代工業品大都是「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產品,或是「怪誕複合物」(monstrous hybrid),一個產品中包含著難分難解的工業與生物原料,在生命周期結束的時候,無論有多完善的回收系統,都無法分拆成為有用的養料。原本應封閉在工業循環裡的產品,進入自然界,又無法分解,就變成汙染,不論是地下掩埋場,或是焚化爐,都會產生毒性更高的致癌物質。「要了解什麼是我說的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只要走一趟堆積如山的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就明白了!」設計的錯誤,再怎麼回收也沒有用。用焚化爐焚燒科學怪人產品,不但製造戴奧辛、多氯聯苯,也燒掉有價值的工業物質,真是莫大的愚昧。

布朗嘉的分析核心,就在他認為地球上有2個獨立的新陳代謝系統,應該涇渭分明,絕不相混。一個是生物新陳代謝,或者說生態圈、自然循環;另一是工業新陳代謝,或者說是工業循環。一個產品若來自於自然界,在生命周期結束時回歸自然界分解,成為生態圈的養料;但是很多工業產品,本來就不可能自然分解,如電視機、電腦、汽車,就應封閉在工業循環內,回收再製,成為有價值的工業養料繼續使用。

如果從製造設計之初,就考慮不同原料最後將進入不同的循環,則材料不但可以保持原有的性質,甚至可以做到升級回收(upcycling)。以塑膠瓶為例,原本含有銻、重金屬,如果在回收過程中能去掉銻,就能變成更好的物質。「有廢棄物產生,就代表設計的失敗。」布朗嘉斬釘截鐵的說。

根據布朗嘉的研究,一台電視機裡有4,360種化學物質,有些是有毒的,消費者要買的是電視節目這種享受,從沒想過要把那4,000多種化學物質一起買回家,並在看電視的時候還一面呼吸這些物質。製造電視機的廠商除了要確保使用中的安全,更應該要負責回收。把產品變成服務,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廠商賣的應該是窗明几淨的服務,不是玻璃窗。」電視機也好,玻璃窗也好,都可以由廠商回收成為有用的工業養料,而不該變成垃圾掩埋場的廢棄物。

傳統的設計與商業模式,強迫顧客承擔汙染的後果,造成「利潤私有化,汙染社會化。」但這是傳統工業革命模式的根本難題,不見得是企業枉顧道德。麥克.布朗嘉相信,95%的企業都是好的,但需要合乎商業利益的解決方案,他在台北與一群企業家會面的時候說:「我不是綠色化學家,我是好化學家。」

相關閱讀:無限制的成長真的可以與環境生態共存嗎?

      《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

《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
Cradle to Cradle: Remaking the Way We Make Things

  • 作者:威廉.麥唐諾、麥克.布朗嘉(William McDonough, Michael Braungart) 
  • 譯者: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中美可持續發展中心
  • 出版社:野人
  • 出版日期:2008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