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抗暖化 立委籲:建立安心素食環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吃素抗暖化 立委籲:建立安心素食環境

2008年04月22日
本報2008年4月22日台北訊,陳誼芩報導

吃素減碳逐漸成為世界抗暖化的潮流,今年地球日環保署除了倡導關燈一小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節能方法之外,環保署署長陳重信也身體力行「吃素減碳」,並推動422「一日吃素」救地球;此外,包括立法委員、地方政府、以及民間組成的「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等,也紛紛響應吃素減碳的活動,吃素抗暖化已不再是另類的作法。

「素食抗暖化與建立安心的素食環境」公聽會,左為立委林鴻池根據統計,台灣約有200萬人吃素,平均每11.5人就有1人吃素,若再加上特定時節的吃素人口就更多了。在各界積極推動吃素抗暖化的情況下,素食環境及素食產品的規範更被重視。茹素13年的立法委員林鴻池21日召開公聽會,請民間團體、素食業者、專家學者及政府部門等,共商「素食抗暖化與建立安心的素食環境」。

調查指出,1公斤的牛肉從飼養到消費者買回家的過程,大約製造36.4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開車出門3小時加上家中燈火通明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林鴻池直指畜牧業製造了全球近1/5的溫室氣體,「生產肉食」等於「生產溫室氣體」、「減少森林面積」及「消耗地球資源」。他呼籲民眾少吃肉以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他也認為吃素抗暖化的理念推廣尚不普及,應該加強民眾對素食的了解。

素易網的網站民調顯示,有92%的人希望政府立法保障素食者食的安全。素易網總經理林紘睿表示,目前台灣素食分類多種,如:全素、蔬食、奶素、蛋素等,但素食產品標示不清,讓吃素民眾無所適從;他建議政府對素食應該擬訂清楚的定義,並規定廠商標示成份,讓消費者可依自己的飲食習慣選擇食品。

林鴻池表示,曾在4月9日質詢衛生署長侯勝茂速食食品標示是否涉及修法問題,當時侯勝茂說需要了解。但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七條第六項「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指定之標示事項」,所以素食標示不須修法,只要衛生署公告即可。出席公聽會的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副處長謝定宏也表示,未來會陸續進行素食食品稽查、分類、公告標示等作業。

另外,素食的黑心食品案例層出不窮,民國93年時,衛生署受理各縣市衛生局抽驗素食食品結果,全國90件送驗案件有41件呈現動物性成分陽性,比例高達41%。林紘睿認為黑心素食影響的是200萬人的權益,不只是標示問題。他也提到國外以群眾訴訟的方式,對抗黑心素食,而不只是罰款。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朱增宏則說:「我們該思考的是,什麼樣的食品政策、國民營養政策,才能確保安心的蔬食環境?」他認為素食分類、標示、檢驗等,都是末端的管理工作,更應該從農業生產的源頭管理。他舉出養豬業的例子,說明台灣農業生產的資源大量投入在畜牧業,加上飼料上漲,畜牧業成本過高。朱增宏建議林鴻池未來在審查農委會預算時,應多考慮預算用途,是否符合動物福利,以及對環境友善等原則。

志學農場的有機栽培室此外,曾任國策顧問的知名學者柴松齡也提到「吃素要和有機農業配合」,政府應多提倡不用化學肥料、靠農場本身資源循環利用的有機農業,再加上「農產品履歷制」,可讓消費者的安全得到保障,對於經營者也有幫助。朱增宏則認為,農產品履歷可應用在食品上,推動「食品履歷」,食品生產者在製造、加工的過程,都清楚標示來源,讓消費者對產品有更多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