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今天的晚餐好特別,怎麼不是餐廳的大魚大肉?」特製虱目魚炒飯、油蔥酥拌地瓜葉、蚵仔煎DIY等家常美食,是「七股護沙工作假期」志工們昨(1日)晚在七股的第一餐,這些美食都是正港的在地口味,背後有著七股旅店媽媽們的愛心,以及七股從反濱南至今發展生態旅遊的歷程。晚餐後還有鋟蚵仔、補魚網等體驗活動,由當地漁民帶領,讓志工充分體驗當地生活。
前人反濱南 潟湖美景、美食得以續存
「因為潟湖的天然資源,在別的地方吃不到像七股這麼肥美鮮嫩的蚵仔……」、「七股潟湖的照片,美到很多人都不相信是在台灣拍的……」七股海岸保護協會副會長吳萬祥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七股潟湖的美景和海產。然而,這些景物都是歷經反濱南開發案的辛苦抗爭,才得以保存下來。14年前開始參與反濱南運動的吳萬祥,今年已經70歲,是在地反濱南開發案的靈魂人物。回憶起那段抗爭的日子,他說:「走環保署像在走『灶腳』。」每場環評會議必到現場表達漁民反對工業區的立場,「我們都知道工業區帶來的污染有多嚴重,七輕如果建了,漁民不知道要怎麼討生活。」
從參與反濱南開發案開始投入地方組織工作的吳萬祥,在抗爭運動的過程中,也曾面臨黑道的恐嚇,「那時才5歲的孫子看到電視報導,從台中打電話來說:『阿公,你有沒有事?不要再去抗爭了。』」但他認為對的事就要繼續堅持下去。因為有這些人的努力,現在的七股才有本錢發展生態旅遊產業。
因為反濱南開發案一炮而紅的七股,在民國85年成立七股海岸保護協會,遊客開始絡繹不絕進入,也有更多人開始關心、瞭解七股的自然生態。七股海岸保護協會從抗爭運動到發展地方觀光,為地方帶來商機。但吳萬祥提到,過去遊客藉由七股海岸保護協會介紹給汕筏、民宿業者;「現在餅做大了,大家都私下接客,遊客的旅遊品質較沒有保障。」也開始有外地商人帶外地漁貨來路邊叫賣。吳萬祥認為應該建立更完善的旅遊機制,可以規範業者,也讓遊客有保障。
「藍色招潮謝」主人 在地尋找自我
除了七股海岸保護協會外,「七股旅店」是勞委會推動的多元就業方案,多由社區媽媽組成,積極整合當地旅遊資源,並發展在地農產品行銷。「七股旅店」的重要推手之一許佳琪,也是「藍色招潮謝」民宿的主人,他在七股找到自信和自我。「藍色招潮蟹是形容台灣特有種的台灣招潮蟹,『藍色招潮謝』的『謝』是對七股的感謝。」這個志工夜宿的「藍色招潮謝」,有著許佳琪與七股的故事。
「佳琪呀!……」聽見社區媽媽、左鄰右舍親切的喊著佳琪的名字,雖然七股不是她的出生地,但卻是她定居的地方。老家在台南新市的許佳琪,從10年前的反濱南運動開始與七股結下不解之緣,10年前她還是二專學生,來到七股最先擔任解說員的工作,「生態導覽,是一種柔性抗爭」透過解說活動,她希望讓每個來到這裡的遊客,都能體驗七股的美,進而瞭解工業區對自然生態造成的殺傷力。
許佳琪後來到屏東科技大學唸了野生動物保育系,畢業後再度回到七股,將所學運用在這個她熱愛的地方。訴說著招潮蟹和黑面琵鷺特性的她,眼裡散發出自信且堅定的光彩,讓人很難想像,未到七股之前的她,是個沒有自信、害羞的女生。她說:「七股對我最大的意義,是這裡的人事物,讓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能力。」
開始經營民宿後,除了假日的旅遊尖峰時間外,許佳琪有更多時間投入社區工作。身為七股旅店的業務代表,她和一群社區媽媽、一名年僅20歲的在地年輕人阿福,開始思考如何整合旅遊資源、發展有特色的地方觀光,從菜單規劃、遊程安排到網路行銷、農產品包裝販售等樣樣包辦。許佳琪希望七股旅店可以打出響亮的名號,成為七股旅遊的招牌。
在七股,有人捍衛家園、有人發揮一己之長、更有人找到自我,每個人在這裡都有一段以自己為主角的故事。「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帶志工走進七股,未來還有三天兩夜的時間,讓志工們細細體會、挖掘在地故事,摩擦出於自己與七股漁村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