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頂頭額汕的灰色沙洲上,原本只有一整排消波塊、幾座簡單的竹製沙欄,以及零星散落的垃圾,今(2日)上午經過「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志工的努力,清除沙洲上的廢棄物,並植下馬鞍藤,點點綠意映襯著沙洲的灰與海水、天空的藍,讓頂頭額汕更顯生機。
在台南市紅樹林保護協會解說員李坤生的帶領下,志工們一大早就前往頂頭額汕開始護沙行動。志工們首先兵分兩路,一組人馬先到沙洲附近植物密集區域採集馬鞍藤枝條;另一組人則先清理沙洲上的廢棄物。剪取馬鞍藤枝條的志工們,在北門社區大學蔡文凱的解說下,用剪枝鉗剪下長約30公分的枝條,之後將利用枝條上留下的氣根和節點生根的特性,讓馬鞍藤可以在另一個地方繼續生長。「大家盡量分散區域,小心不要踩到腳邊的植物。」為避免原本植物茂密的區域,因採集變得裸露,志工們小心翼翼的進行剪枝工作。
清理場地的志工則以分組方式,兩人一組,共分成十組,每組負責長約10公尺的區域,撿拾不屬於大自然的廢棄物,漂流木與竹枝則留在原地,「木頭只要橫著放,本身也有定沙的作用,而且它會自然腐化。」北門社區大學主任鄭秀娟解釋。最後共清理了5、6大袋垃圾,其中還有電腦螢幕、中國湖州來的汽油桶等,鄭秀娟提到,垃圾場多設置在河邊,人們也常把垃圾往河裡丟,垃圾隨河川進入大海,大海的潮汐又把垃圾帶回岸邊。
隨後,李坤生解釋植生的步驟,利用鏟子挖下深約20至25公分的洞,並順著馬鞍藤生長的方向,根朝下、約45度角往下種,每株馬鞍藤間隔約1公尺。就在志工們開始進行植生工作時,忽然下起傾盆大雨,大夥仍不畏風雨、繼續上工。志工張基清表示:「雨天工作很有情調。」另一名志工程美蘭則說:「老天爺幫忙,原本擔心沙洲水源不夠,馬鞍藤無法生長,多虧有了這場雨滋潤植物。」
透過志工們分工合作的方式,經過一個上午的時間,從堤防到第一座沙丘中較低窪的地區,約800平方公尺的沙洲,佈滿了馬鞍藤枝條。老家在七股的志工黃雅珠表示,小時候很討厭回到七股,但這次是歡喜甘願當志工參加活動,看到佈滿馬鞍藤的沙洲,她希望大自然的力量,可以幫助植物平安順利的成長,也希望下次再來訪時,這裡可以變成「沙漠中的一片綠洲」。
鄭秀娟表示,今天的及時雨讓人不知該開心還是擔心,高興的是雨水的灌溉,增加植物存活率;擔心的是志工冒雨工作會感冒,所幸一陣大雨後恢復陰天,讓馬鞍藤不至於枯萎,志工也可以在舒適的天氣下繼續完成植生工作。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孫秀如提到,去年第一次進行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無法想像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半年後,看到竹編欄攔下的沙超過150公分,「沙,就像是我們養大的」、「每個人對環境付出小小的力量,就可以看到很大成效」,所以也對這次的植生活動有更多期待。
明(3日)上午志工將繼續在頂頭額汕進行馬鞍藤植生工作,下午會轉移陣地到離岸沙洲網仔寮汕進行種植紅樹林,也讓志工搭乘竹筏瞭解潟湖生態、體驗潟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