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保育的新契機-人工溼地 | 環境資訊中心

溼地保育的新契機-人工溼地

2004年02月03日
作者:謝蕙蓮(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人工溼地,指的究竟是什麼?它和過去的人工水庫、人工湖、滯洪池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它可以被貫上「溼地」的稱呼,成為我們在復育劣化了的天然溼地之外的溼地保育新契機呢?要如何擴大零散溼地的生態效益呢?

人工溼地是模仿自然溼地,特別強調生態功能的人造水池

如果從廣義的溼地定義來看,幾乎只要是有水的地方都可以稱為溼地。因此,像埤、塘、水田、漁塭…等,可說是最常見用來從事生產的人工溼地。許多公園或學校等,為了景觀或教學的目的,也興建池塘。近年來,開始出現一些強調生態功能的「人工溼地」,例如中央研究院、木柵動物園、台南官田、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與台南市灣裡社區、二行社區等。

為了防洪、灌溉、蓄水、廢污水處理等等的需要,常常需要開闢人工溼地。過去,往往以施工的便利性或安全性為優先考量,而且為了管理上的方便,多採用鋼筋混凝土的工法。有時,為了景觀或遊憩的需求,會增闢如涼亭、曲橋、噴水柱…等設施。但其實,只要多考量生態的功能,改變想法與施工的方法,這些人工溼地可以具備更多的功能,除了安全、景觀之外,還有生態功能,也就是說為了處理污水而設的水池,除了處理污水之外,還可以孕育生物多樣性。

人工溼地除了淨化廢污水外,還兼俱保育、景觀和教學的功能

為什麼說人工溼地是淨化廢污水最佳的選擇之一呢?大家看看,在台灣現行的法令規定下,工業廢水只要符合排放標準,就不會受罰。因此,在成本的考量下,只要通過最低的排放標準,工業區的廢污水就會被排放出去。而且由於台灣還沒有實施總量管制,即使是符合排放標準的廢水,大量、持久排放的結果,仍然造成自然界的負擔。台灣下水道系統還很不完善,禽畜牧生產地更是在鄉間沿河散佈。工業廢水、人的生活污水及禽畜的排泄污水,造成河溪、海岸水質嚴重的污染,傷害、甚至消滅河溪及海岸的生物多樣性。這些排放的工業廢污水,生活污水或禽畜排泄污水,可以利用人工溼地來進行進一步處理。

同樣是用來處理廢污水的人工溼地,和傳統的污水處理池(廠)最大的差別,比較如下表:

  強調生態功能的人工溼地 傳統的污水處理池

面積

佔地面積較大

佔地面積較小,較集約

構造

貼近自然環境

鋼筋水泥建築及機械、儀器設施

功能

淨化水質、提供較多野生動植物棲息和保育功能

單純以污水處理為主

成本

土地成本較高,但維護成本較低

土地成本較低,維護成本則隨污水處理的要求而升高

生態

可提供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僅限於微細藻類及微生物

規劃用來處理廢汙水的人工溼地,在設計上,池底是利用黏土層不透水的特性,再配置多個淨化單元,完成水質的淨化並增加生物多樣性。淨化單元由沈澱池、水生植物密植區、開放水域區及生態池區組合而成。經過物理性的沈澱、攔截、過濾及微生物、植物、動物生物性的分解、吸收、過濾、食物網的轉化等過程完成水質淨化。此外,栽植水生植物與濱岸喜溼性植物,提供野生動物的棲息,這是傳統汙水處理池無法做到的。如此設計的人工溼地,得以處理來自住宅、農業或工業區的廢污水,經過淨化後的水,還可以再回收、利用。

目前較成功的例子,如新北市大漢溪河岸的人工溼地與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滯洪池等地。這幾處人工溼地大量利用台灣原生水生植物(如台灣水龍、香蒲、大安水蓑衣等)來吸收汙水中過剩的氮鹽。這些植物亦可供觀賞,又可引來蜜蜂採蜜、草食性昆蟲的啃食。此外,所營造的棲地吸引了許多蜻蜓、鳥類,如燕子、高蹺鴴、小鷿鵜等。道法自然的人工溼地具備了處理汙水的能力,又同時增加了生態功能,而讓整個環境活化起來。如果再配合校園的教學,更提升人工溼地的價值與效益。

※ 本文於2011.10.6更新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