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聳立三芝海邊的飛碟屋,引發大家的好奇,這棟建築從何而來?位於墾丁的沙灘VILLA,成為正夯的旅遊勝地,它到底有著什麼魅力?
澎湖的一處濱海渡假村正在拆除,它犯了什麼錯誤,讓居民憤恨不已?沙灘、礁岩、海洋,構成台灣濱海最美的風貌,但是數十年來,什麼樣的發展,讓這個自然美景,開始變色,走入一個不可知的未來。
台灣濱海遊樂的歷史,早從日治時代就已開始,但是隨後兩岸關係緊張,台灣實施海禁政策,一般民眾無法隨意到海邊遊玩,直到1959年,福隆海水浴場進行開放,一般民眾才能夠接觸海洋。早期台灣許多海水浴場都由軍方管制,提供給駐台美軍顧問團使用,直到在金山等地,設立專屬美軍的濱海休假中心後,陸續才將許多海水浴場開放。淡水鎮的沙崙海水浴場,原本是美軍的軍事情報基地,後來在美軍陸續撤出台灣後,國有土地轉交地方政府經營,成立海水浴場,提供民眾遊玩。
在1970年代,國民旅遊興起,全台開始設立更多海水浴場,從台灣西岸到東岸,甚至離島,大大小小將近有二、三十個海水浴場。成為濱海開發的開始。早期,海水浴場的設施,只有簡易的更衣、盥洗房舍,並沒有太複雜的建築結構,隨著各地方政府以公共造產的模式,將海水浴場標售給業者經營,許多海水浴場建起餐廳、旅館,成為旅遊產業BOT的雛形。
業者的投入經營,讓海水浴場變成濱海樂園。更多開發跟隨著台二線的道路拓寬,大型濱海樂園在北部濱海興起,翡翠灣沙灘的濱海渡假中心,成為一種旅遊模式,造成各地仿效的風潮。位於三芝的飛碟屋,奇異的造型,也是濱海渡假思考下的產物。1970年代,一位從事玻璃纖維生產的業者,買下私人土地,引進國外渡假小屋的造型,開始在三芝海濱興建渡假中心。所有小屋面向海洋,有著最優美的景致,整個區域設計有游泳池、滑水道等娛樂設施,在當時算是相當先進的設計,但是因為財務問題,讓渡假中心停止經營,荒廢至今,成了廢墟。
荒廢的渡假中心,讓人惋惜,但是更大的問題,卻是失去關注,因為它們都建在濱海地區,沒有人考慮到生態問題。早期北部濱海地區,是一個生態樣貌非常豐富的區域,珊瑚、藻礁、沙灘、岩岸,構成北部濱海線的美景,但是在那個沒有環評的年代,隨著濱海大開發的發展,各式建築建立在沙灘旁或礁岩上,生態遭到破壞,留下無盡感傷。
更糟的是,許多業者為了壟斷沙灘美景,讓消費的客人獨享,就私自蓋起圍牆,阻斷通路,造成原本靠海維生的居民,無法進入。澎湖吉貝,有塊美麗的沙尾沙灘,數十年來被業者壟斷,當地居民要求還地的呼聲,也從未間斷。濱海開發,引發觀光利益與社區生計的問題,吉貝數十年的抗爭,終於在約期屆滿,居民提出司法告訴下,政府出面進行拆除工作。
海上樂園遭到拆除,象徵濱海樂園時代的結束,但是沙灘是否就從此自由,回歸一個自然面貌?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更細膩的開發手法已經展開。位於南部墾丁濱海,一場沙灘大戰正展開,許多民宿、旅館業者以房間看的到海,做為生意賣點,更有手腕的作法,就是自己擁有一片沙灘。離海有多近?私享專屬沙灘!永遠是行銷廣告的最佳文案,這家以六星級VILLA經營的沙灘旅館,透過ROT模式,在沙灘防風林帶,合法的建起旅館,並且在國家公園內,通過層層環保法規,依舊不斷擴建二期旅館。政府以促商名義,大開環保方便之門,已經存有爭議,業者更是一度壟斷沙灘,讓一個公共領域,變成一個私人樂園。違反國有土地使用的法律規章,成為台灣濱海許多業者的慣習,民眾也在不知情下,喪失公民應有的權益,至於政府就放任的,讓沙灘大戰在全台展開。
九二一地震之後,台灣山區旅遊交通不便,再加上VILLA風興起,海灘成為業者最有興趣投資的地區。在現今環保抬頭的時代,不可能像以往任意興建,於是規避法律成為一種手段,台東杉原海岸的開發案,成為因發高度關注的環境破壞問題。旅館標示的美景,一樣是離海有多近!但是離海近的不只是旅館,更有海面下那群珍貴的珊瑚礁,在這片海域中,有著台灣獨特的貝式珊瑚。海域的生態,常常是環評項目中,缺乏關心的一環,沒有人知道岸上的開發工程,對於這些敏感的生物,究竟會帶來什麼危害?
開發依舊進行,回顧台灣濱海開發史,早期開發的濱海樂園,已經讓台灣沙灘美景所甚無幾,現今更多以BOT進行的VILLA,更是讓僅存的地方,面臨開發的壓力,台灣還有什麼自然海濱?那麼一個有趣的問題產生,台灣有那麼多的濱海樂園、海景VILLA,究竟都在玩什麼?從墾丁、到北海岸,甚至跨海到離島,縱使濱海風景不同,生態各異,但是十多年來,玩的方式大同小異,沒有一個海邊凸顯自己的特色。
一處處廢棄的濱海樂園,一件件新開發的工程,標示台灣濱海的消耗式玩法,舊了丟棄,新的毀壞,台灣未來究竟還能留下多少自然風光?海邊風光,孩子們的夏日天堂,成年人的浪漫想望,但是一旦慾望連結開發,公有變成私佔,台灣海邊漸漸成為商業戰場,讓島嶼的濱海,開始漂浪在悲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