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卡玫基颱風而來的豐沛雨水帶給台灣重創,讓馬先生質疑氣象預報的準確性,因此許多人開始嚴肅的檢討如何改善氣象預報的準確性。氣象預報的本質就是一門根據現有最佳科學資訊與技術預測未來氣象變化的科學,因此擬提升預報的準確性,最重要的將會是投資更多的資源購買更好的設備,做更好的研究與收集更多實際的颱風相關氣象資料,培育與訓練更多的專業人才等。既使如此,因氣象時時刻刻隨時間與空間在改變,人能掌握的資訊不可能完整,預測有誤差仍在所難免。
回過來看在預測投資開發行為對環境影響的環境影響評估(簡稱環評),本質上,環評也與氣象預報一樣,也是要根據現有的最好環境數據,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與經過驗證的模式,模擬一投資開發案或是一公共政策未來對其周遭環境的影響的一門科學。
基本上,環境的保護應該是預防重於治療,環評制度是一個好的制度。只是在台灣自環評法公告實施至今,環評報告書有時還不如夜市的算命仙的鐵口直言。看來好像有專業但沒有科學基礎,有時所用的環境資料竟與當地環境不符或是視而不見故意遺漏。多年來,許多環評案所引起的抗爭,都是起因於環境資訊不實,負責環評的相關單位好像也未曾正視這個問題。
另外環評過程所使用的各種數學模式,模擬的結果究竟與實際影響情況相差多大呢?過去多數環評案好像都以模式模擬結果符合管制標準,對周遭環境沒有影響就可以通過。以投資興建工廠的環評報告書中的空氣品質影響模擬為例,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未經嚴謹的科學程序估算,就拿來用空氣擴散模式模擬,有文獻資料報告空氣擴散模式模擬的結果誤差有些情況可以在10到100倍間。但在環評報告書中,對如何取得科學性的數據與環評的準確性好像很少人提出討論過。原本環評為一科學的整合過程,但科學的成份好像被稀釋到很淡薄,漸漸地,民眾與環保團體對環評報告書內容的信心也被稀釋到蕩然無存。
最近環保署好像要制定環評審查旁聽要點,未來可能也要讓受影響地區的民眾或是環保團體推派他們信任的學者專家參與環評的審查。這種擬讓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的作法方向值得肯定,但首先應解決環評所面臨的基本問題:提高環評的科學性,降低環評的誤差。當然環評也與氣象預報一樣都是預測未來尚未發生的事件,評估結果必然帶某一程度的誤差成份。
這種誤差或是所謂的不確定性應該讓民眾充分了解,並讓民眾知道面對這種評估誤差的潛在影響,政府將會建構什麼樣的機制以進行監測,以預防投資開發案可能給其周遭環境或是居民帶來不好的影響。如此,增加民眾的參與才會實質提升民眾對環評的信心,否則民眾的參與將徒勞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