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溪護魚5年 垂釣未到時候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封溪護魚5年 垂釣未到時候

2008年08月29日
摘錄自2008年8月28日自由時報基隆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基隆市瑪陵坑溪等4條溪流實施封溪護魚邁入第5年,市府最近委託海洋大學調查發現,水中生物種類及數量並未顯著增加,海大教授與河川巡守隊認為,開放垂釣還不是時候。類似調查95年曾執行過,今年度分夏、秋兩季,秋季調查結束後,市府才會決定明年度是否解除禁令。

調查人員發現,經過4年多復育,生物種類及數量其實並沒有明顯增加,可能與近年來各項溪流整治工程有關,支流匯流處並有家庭廢水排放的輕微污染。此外,還發現外來種吳郭魚,雖然尚未上溯到中、上游,但已對原生物種構成威脅。

海大教授陳義雄建議有關單位,未來進行溪流整治時,應減少河道上施工,或者縮短工期,避免同一流域連續施工,且儘量採生態工法,要求包商勿將溪中石頭外運,物種才能休養生息。

至於是否開放垂釣,陳義雄認為,夏季為魚類繁殖季節,不適合開放,生態遊憩則可。地方河川巡守隊人員也贊成封溪政策繼續執行,泰安里長高欽聰說,瑪陵坑溪、暖暖溪、友蚋溪、草濫溪水流量均不大、又淺,如果無法有效監控,任由捕獵,可能沒幾天就沒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