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樂克橋害檢討 學者:管理多頭馬車缺溝通 斷橋禍因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辛樂克橋害檢討 學者:管理多頭馬車缺溝通 斷橋禍因

2008年09月26日
摘錄自2008年9月25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辛樂克颱風導致后豐大橋斷裂釀成人命災情,水利專家、時報基金會河川環境小組顧問李鴻源等人昨天提出警訊指出,后豐大橋的斷裂最主要是因為上游出現攔沙堰與水管等跨河構造物,造成水流下切速度過大,目前類似的問題橋樑仍有,全台橋樑安全亮起紅燈,需要全面體檢。

南投縣副縣長陳志清等人也說,目前政府單位施工在河段欠缺溝通協調機制,橋樑歸公路局管,河川則是水利處管,至於野溪又牽涉水保局,多頭馬車,業務難以整合。如果不趕緊建立協調機制,下一次還是會出現災難。

長年關心水環境問題的時報文教基金會昨天邀集各方學者專家檢討辛樂克颱風造成廬山、后豐大橋等地的災害成因,與會者發現,目前路橋管理存在多頭馬車情況,淪為三不管地帶,也種下此次災害的禍因。

主持人、時報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則說,政府對於國土規畫只有經濟發展的觀念,不僅沒有建立整體協調機制,同時欠缺保育思維,長期沒有衡量環境成本,包括災害影響。台灣社會應提倡3M的觀念,包括關懷(Mind)、建立防災模式(Model)與重視治理觀念(Management),共同關心水和環境的永續發展議題。

李鴻源提出災害調查報告指出,后豐大橋不僅上游有石岡壩,距離橋墩不到20公尺,還有一座橫向水管,將近2公尺高,造成水流下切嚴重,不要說颱風洪水,就連平時稍有大水,橋墩都難以承受。他建議目前應儘速架設水管橋,以減少水流下切加劇,同時,在后豐橋下河段加強固床工,讓泥沙回填穩住橋墩。

李鴻源探勘甲仙大橋也發現類似問題,他指出,甲仙大橋的上游500公尺,約在南化水庫的進水口處,就有一座旗山溪攔河堰,造成後段的水流下切嚴重,衝力過大,儘管甲仙大橋橋墩都已經是最高規格的保護,同樣無法阻擋水流,「這樣下去,就算換哪個官員都於事無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