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翡翠、石門水庫的環境危機(上)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翡翠、石門水庫的環境危機(上)

2008年10月15日
作者:林俊全

行政院環保署曾經針對翡翠水庫水源保護區進行土地利用變遷的調查,結果在比對2004年與1998年的「SPOT」衛星影像資料後發現,保護區內土地利用變化較顯著的是農地,由1434公頃增加至1986公頃,增加率約38%;建成地也由240公頃增加至341公頃,增加率約42%。

資料提供:林俊全

土地使用與崩塌地的關係

石門水庫集水區內的各類土地使用狀況,若以對水庫壽命的影響程度來區分,可分為影響程度較小的林地與影響程度較大的重點區域。其中,林地有將近7萬2千公頃,佔全集水區面積的94%;重點區域包括開墾區的針葉林、闊葉林、雜林、竹林、草生地、茶園、旱作地、果園、其他墾地、建地、墓地及裸露地等約四千餘公頃,佔6%。

根據1998年的航照資料顯示,石門水庫集水區內共有553處崩塌地,共計2千7百餘公頃,約佔全集水區面積的3.2%,較1986年的調查增加了2.08%。發生崩塌的位置以坡趾最多,約佔60.8%,主要是河岸的侵蝕作用造成。其次是坡腹,約佔28.2%,主要是逕流沖蝕與人為開發的影響。發生在坡頂者最少,約佔11.0%,主要是向源侵蝕及逕流沖蝕的作用。

若就各類土地使用的崩塌個數加以分析,結果則以土地使用為闊葉林者,發生的崩塌地為數最多,其次是雜林與針葉林,再其次是竹林,其他各類植生的土地使用,發生的崩塌地均不多。

石門水庫集水區林相與崩塌地分布圖;圖片提供:林俊全

石門水庫邊坡開發情形;圖片提供:林俊全

土壤流失對水庫的威脅

集水區土壤流失的程度,可由下游水庫歷年泥沙淤積量的增加情形得知。土壤流失如果加劇,不僅造成集水區涵養能力降低,也會使水庫容積加速變小。

翡翠水庫在設計當初,設定的原始總容量為4億6百萬立方公尺,估計在淤積五十年後的有效容量為3億2千7百萬立方公尺,年平均淤積量為158萬立方公尺。為了掌握翡翠水庫的實際淤積量,自1989年4月開始,主管機關每年進行水庫蓄水區的容積與淤積量測,至2001年底,累計總淤積量共將近二千萬立方公尺,平均年淤積量117萬立方公尺,比預估值低。

石門水庫原本規劃的每年平均淤積泥沙量約為80萬立方公尺,但結果是1963年5月水庫才開始蓄水,同年9月就因為葛樂禮颱風,水庫集水區發生嚴重沖刷與大量坍方,一舉為水庫帶進了將近二千萬立方公尺的淤沙量,幾乎是前述翡翠水庫14年的淤沙量,也超過了石門水庫24年的淤沙量預估值;之後每年歷經颱風暴雨的侵襲,累積至1999年11月,石門水庫總淤沙量已高達5881萬立方公尺,造成水庫總容量損失約19%,實際的年平均淤沙量達到161萬立方公尺,整整是預估值的兩倍。

近幾年,受到桃芝颱風、艾利颱風的影響,石門水庫在2004年的淤沙量更飆升到8千4百餘萬立方公尺,並造成水質的濁度驟升,有如泥漿一般,遠超過自來水廠所能處理的極限,導致南台北地區及大桃園地區飽受停水之苦。

從水庫歷年的淤沙量分析,石門水庫早年的淤沙情形比較嚴重,直到1974年以後才稍獲控制,而改善的關鍵則是因為集水區內被興建大量的防沙壩,暫時攔阻了泥沙持續往水庫前進;我們也可以藉此了解,平常的降雨所能搬運的泥沙量其實有限,主要的淤沙來源還是極端的降雨事件所造成。例如1996年的賀伯颱風,石門水庫集水區在一天內降下了873公釐的雨量,水庫淤沙量也就隨之增加了867萬立方公尺,遠大於平日的淤沙量。

2004年艾利颱風之後,農航所曾進行一次航測調查,結果發現石門水庫集水區的崩塌面積增加了670餘公頃;2005年馬莎颱風亦帶來可觀的降雨,崩塌面積又增加26公頃。兩次颱風都因為崩塌地的泥沙供應,而造成水庫水質的渾濁,甚至影響自來水的供應,其中,艾利颱風帶來的泥沙就使得原水濁度飆高至8~12萬NTU(濁度單位/neo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簡稱NTU)。

此外,石門水庫在1988、1991、1993及2001年都曾進行淤沙處理的工程,該年的淤沙量因此呈現負成長;但根本之道還是在落實集水區的保育,雙管齊下,將人為的開發減至最低,以減少土壤的流失,並確保北台灣賴以生存的水資源。(未完待續)

※ 本文經出版社遠足文化同意,摘錄自林俊全《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一書。 
※ 本文不適合網站
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 《
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為「台灣地理百科」第100冊的總結篇,全書系現正舉辦線上折扣書展,詳情請參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