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環評可有可無嗎?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水電環評可有可無嗎?

2009年01月28日
作者: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新的經濟刺激促進了中國西南地區水力發電的發展,但是對生態和社會成本提出了擔憂。蔣高明對此進行了報導。

「要世界遺產還是水電站,地方政府看來還是熱衷於後者,尋找各種理由繼續開發。」

能源開發須顧及環評與生態社會成本 圖片提供:My Hobo Soul4萬億刺激經濟措施出臺後,中國西南山區水電開發再度升溫。在四川、雲南等縣市,那些已規劃或正在規劃的水電專案,在施工進度上明顯提速。甚至有些水電專案尚沒通過國家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或根本就沒進行環評,也開始動工了。最近,筆者隨有關媒體組成的記者考察團,在雲南現場看到了下面一幕又一幕。

在華坪縣觀音岩、賓川縣魯地拉水電站工地,往來穿梭的施工車輛造成塵土飛揚。上述兩專案不但沒有通過環評,就連基本的施工防護措施都沒有,也沒有監理部門介入。儘管水電部門對外界聲稱是施工是為專案前期論證做準備的,但工人們幹的卻是修建施工公路、建引水洞以及壩肩等 實質性水電工程。由於沒有採取防範措施,工程渣土直排金沙江,在江岸造成幹熱河谷生態系統破壞,在河流增加了大量泥沙類物質。更為嚴重的是,水電站調洪水 庫是建在程海冰川斷裂帶上,所在的位置為脆弱山體,地質構造差,易發生山體滑坡或泥石流,並有地震隱患。2008年8月,魯地拉水電站附件發生泥石流,造成8人死亡。在這樣地質災害頻發環境下進行水壩建設,其環境影響評價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忽略的。

在永勝縣阿海水電站現場,雖然沒有看到野蠻施工場景(但2008年4月記者看到的還是野蠻施工現場),但是專案也是「先斬後奏」的。中國水電三局、 八局、十四局等施工單位早在三年前就陸續開始了前期工作,除了施工公路已建好外,引流洞、肩壩也基本完成,具備了蓄水條件。在記者團採訪的第二天,據聞環 保部有關領導要來現場實地考察,考慮是否批准該項目。實際上,生米已做成熟飯,你批也得建,不批也得建。由於專案沒有通過環評,屬非法施工,工程是在秘密 狀態下進行的。為增加專案的神秘性,現場竟打著「軍事管理區」字樣,將來訪者拒之門外。玉龍縣金安橋水電站乾脆不理會什麼環保部的環評,不僅秘密完成了引 流洞、肩壩、截流工程,而且開始裝機試驗了。

最早引起媒體嚴重關注的虎跳峽水電站,有關方面曾放棄過「一庫八級」計畫,但就在媒體沉浸在一片歡呼聲之後不久,該下馬工程又在新經濟形勢下「粉墨登場」了。為回避公眾質疑,他們將「虎跳峽水電站」改名為「龍盤水電站」,工程內容換湯不換藥,目前正在進行勘探洞、「三通一平」(通電、通路、通水、平整土地)工程建設。如果庫區壩址選在龍盤,將迫使金沙江上 游10萬人移民,造成20萬畝耕地淹沒。這個靜態投資400億的巨大水電工程,對中央制定的18億畝耕地紅線就造成直接衝擊。對該水電工程環境影響如何評 價是我們非常關心的。

在怒江賽 格壩址,記者們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交通洞和壩線洞施工,其中施工營地等已經完成。怒江各條支流已經承包給了開發商,開始了前期工程施工。怒江專案同 樣是沒有通過環評的,但是施工從幾年前就陸續開始了。怒江存在的問題最多,曾因生物多樣性、土壤損失、地質災害、移民安置、「三江並流」世界遺產等問題得 到媒體廣泛關注,媒體和公眾試圖保護中國境內最後一條沒有開發的江河,但這個任務非常艱巨。亞碧羅電站壩址離世界遺產5.54公里,庫尾2.72公里,馬吉水庫離世界遺產距離更近,壩址2.21公里,庫尾僅810米。要世界遺產還是水電站,地方政府看來還是熱衷於後者,尋找各種理由繼續開發。

水電開發中最弱勢的是土壤、植被以及奔騰的河流,其次是世世代代生活於斯的少數民族如彝族、傈僳族、怒族、普米族、藏族、納西族 等。雖然他們表示為了國家建設而願意犧牲個人利益,但是,他們唯一的要求是能夠生存下去。在雲南省麗江市石鼓鎮(紅軍長征路上的重要渡口)、香格里拉縣車 軸村,從納西族農民的住房來看和實際生活水準看,他們已提前達到了小康水準,水電開發可能會造成他們生活貧困。從我們與農民直接交流看,大部分農民表示不 願意搬遷。我們的疑問是既然是利國利民的項目,為什麼不經過環評,公開進行呢?

水電能源開發依然要付出重大的環境與社會代價,「河流改湖」後會淹沒大量耕地、自然生態系統;施工中大量泥沙物質直排江中,對下游水利工程產生危 害;「移民後靠」會加重人地矛盾,建壩和拆壩均會對局環境和上下游環境造成危害;淹沒的天然植被、農田、土壤等將會向環境中釋放更多的溫室氣體(甲烷), 因此,即使不考慮世界遺產、文化、景觀等軟的要素,水電開發造成的環境破壞也會對「水電是清潔能源」大打折扣。但是,目前的形勢非常嚴峻,在雲南省似乎一 切都要為水電讓路。在這種形勢下,環評就成了最為邊緣化的擺設,地方政府和業主是將環評作為水電開發的必然成本來對待的;在他們的心目中,水電環評僅僅是 工程的一部分,他們心理清楚尚沒有哪一個水電工程因環評而下馬。

當我們把所有的江河生態破壞殆盡,待我們賺夠了錢,回過頭來再也買不到優美的生態環境。為此,我們呼籲,西南水電開發一定要權衡利弊,要充分考慮到建壩、拆壩對水生和陸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充分考慮社會和文化成本,以及各種地質風險,合理有序地開發水電資源。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經濟建設,水電環評就不能是擺設。

◎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他提出的“城市植被”概念和“以自然力恢復中國退化生態系統”等觀點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9年1月22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