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再生條例》去年1月一讀通過後引發各界討論,但在一片質疑聲浪中,立法部門仍加緊腳步以期讓條例在這次立法運會期中通過。對此多位社區營造界人士於今(13)日站出來召開記者會,表達對「農再」的憂心。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曾旭正表示:「立法院強調農再條例力求由下而上進行配套,但實際上並未聆聽農民心聲。」由於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預計5日內(17日至22日)內召開11場「公聽說明會」,他質疑如此匆促的程序,是否有足夠時間讓正反雙方並陳?對此,社區營造學會表達四項聲明:
- 要求立法院不要趕在此一會期通過農村再生條例。
- 請農委會立即公布可回應農民需求的農業生產政策,農村再生應該著重於「產業」方面,而不只是生活環境的再生。
- 請農委會不要倉促且虛應形式的舉辦單向的宣導會,應增加各界對話空間。
- 各地社區營造團體不要因經費焦慮而忘了自主思考,不要因害怕未來經費補助問題,因此對條例有所疑慮卻不敢發聲。
曾任水保局諮詢委員的社造人士鄭晃二認為,農村再生條例沒有分析農村問題,便貿然提出解決的方法,只會帶來更多的問題。而社造學會理事陳板則提出,「再生」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工作才能達到這一目標,躁進的立法程序只會適得其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林朝成也提出,各界其實是支持農村再生,但如何再生卻需要各方溝通,各界反對的是未通過農民共識而硬塞的草率政策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表示,宜蘭地區地景改造實行了24年,即使在沒有錢的情況下依然默默做到今日這般成績,因此重點不是經費多寡,而是在人身上。農村再生條例應該回歸到農民,經由溝通了解農民的需要後再制定適當的政策方案。
林淑芬則表示,水保局挾帶強大行政資源分化各社區,但目前農村破產、農地零碎化以及農民必須依靠變賣土地為生的窘境,都無法在農村再生條例中獲得解決。相反的,此一條例將農村推上市場機制,只會加速農村破產化。因此農村再生須回歸農民身上,並以永續經營為目標來規劃。
曾任彰化縣長的立委翁金珠則認為,農村再生應從農村、農業和農民三方面進行,目前的農村再生條例只為了強迫進行土地重新分配,對於農村生態、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沒有任何規畫。另外兩千億的經費流入農村後,無法有效的防治機制來避免黑道介入,農地和農民成了黑道的俎上肉。
最後曾旭正表示,絕對支持政府照顧農村農民的政策方向,也很高興聽到總統馬英九指示農委會再多開公聽會,傾聽不同的聲音,但公聽說明會不應變相成為宣傳會。只是目前政府尚未具體回應各界疑慮,甚至加快腳步推動立法,因此社造界呼籲政府能暫緩程序,多多傾聽農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