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力「溼」法 大漢溪變水美人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強力「溼」法 大漢溪變水美人

2009年05月05日
摘錄自2009年5月5日中國時報北縣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北縣政府在大漢溪沿岸建置人工溼地,經過兩、三年水草孳生,如今每天可自然過濾近10萬公噸汙水,過濾水質功能與人工汙水處理廠相較毫不遜色,吸引許多保育類水鳥到此覓食,水質純淨由此可知。

目前台北縣人工溼地有41公頃,從第一期的新海溼地到第二期的樹林打鳥埤與第三期的鹿角溪溼地,這些點狀溼地逐步串聯成帶狀的大漢溪生態廊道,透過水草淨化廢水,減少有毒物質,不僅可淨化水質,更吸引花嘴鴨、紅尾伯勞、鳳頭蒼鷹、紅隼、彩鷸、黑鳶、遊隼等保育類鳥類到此覓食。

除大漢溪周邊人工溼地,縣府環保局水保科人員表示,年底前將再建置完成新店溪、景美溪、基隆河等人工溼地,每天可過濾汙水30萬公噸。

水保科人員表示,人工溼地除了過濾水質,也是很好的生態教室,目前除與周邊鄉鎮市國小合舉「溼地遊學」,還組成巡守隊捍衛環境,讓小朋友以大自然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