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啤酒生產「水足跡」 瞭解水危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追蹤啤酒生產「水足跡」 瞭解水危機

2009年08月20日
摘錄自2009年8月18日大紀元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18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南非啤酒公司(SAB Miller)在聯合國贊助的世界水資源週(World Water Week)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水足跡」的報告。報告分別追蹤了同一啤酒公司在南非與捷克工廠的「水足跡」。報告指出,南非啤酒廠生產一公升的啤酒,需要用掉155公升的水,而位在捷克的工廠則用掉45公升的水。

據WWF網站的報導,「水足跡」(Water Footprint)的概念來自研究溫室效應氣體時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旨在瞭解「水」在生產線中是如何被使用,且認識與標示出生產過程中的用水風險,以瞭解水的影響力、增進水資源的管理、社區與政府也能夠更好的保護水源。

在南非生產1公升啤酒消耗掉的155公升水中,有98.3%用在栽種作物上,由於當地種植大麥等穀物仰賴人工灌溉、水份蒸發也較快,進口大麥的產地也這是這個情況,所以用水量遠高於捷克的酒廠。捷克啤酒廠45公升的用水中,農業用水仍然以90%的比例,佔水足跡的絕大部份,啤酒廠消耗的水其實並不多。

但水足跡並非提供生產過程的用水全貌,更重要的是它的脈絡:水用在什麼地方?佔該地區總體水資源的比例是多少?缺水時,對環境、社區、企業的現在與將來是否造成影響?

WWF的水足跡研究主持人歐爾(Stuart Orr)表示,這項在南非與捷克的研究是第一個發表的合作案例,在他們認識自己國家的水資源應用上也是一項進步。「更重要的是,這項訊息確實影響到了啤酒廠的合作夥伴,尤其是農民,這鼓勵他們更有效的使用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