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保育治理植栽運用的省思(上)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坡地保育治理植栽運用的省思(上)

2010年01月29日
作者:陳建男(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玉峰崩塌地處理之邊坡穩定植生情形;圖片來源:陳建男拍攝。坡地是一種具有坡度的地形結構,隨著傾斜的角度愈大,地表受重力作用之運動潛勢愈大,所造成地表滑動的機會也愈大。為了避免地表滑動造成道路交通受阻,甚至於危及人身安全,常於潛在崩塌危險或於已崩塌之地區,以不同工法處理。傳統的工法處理為了穩定邊坡,使用較多的混凝土,而混凝土施用後往往發生植物無法生長或僅有少數幾種植物利用的現象,造成道路景觀缺乏綠意,亦減低了坡地上動植物使用的空間。

坡地治理地區植生復育的重要

近年來生態保育意識掘起,坡地治理上逐漸以植生工法取代部分傳統工法,如型框護坡、種子直接噴植、種子撒播、二次植生等。這類工法除了可以穩定坡面之外,亦有助於增加地表綠覆蓋、減少土壤沖蝕、涵養水土,更有增加動物利用坡地作為棲息環境以及道路景觀綠化之功效。

傳統工法或植生工法皆有其適用的坡地類型,早期在植生工法未盛行前,多以傳統工法處理各種坡地,雖然可達到穩固坡面之功效,卻阻礙了坡地上植物的演替與動物的利用,同時亦喪失部分地下排水的可能性,衍生出其他坡地崩塌的議題。如今,社會已普遍接受植生工法的概念,並逐漸瞭解到其重要性,但植生工法的效益與植生復育的相關資訊卻頗為缺乏,譬如植物於坡地崩塌後由草生地發育為森林的過程、植生工法處理後植生復育的情形以及限制坡地植物生長與動物利用的因素等,若加強相關研究與推廣,可望能準確地在坡地崩塌處選擇最合適的工法類型,以達到工程安全與生態環境兼顧的雙贏策略。

坡地治理植栽運用的情形

目前坡地植栽的運用可依據植物特性分為草本與木本植物兩大類,草本植物的使用以噴植為主,使用草種以禾本科的百喜草、百慕達草、假儉草、羅滋草、黑麥草等,或豆科的賽芻豆、爪哇大豆等植物居多,而木本植物依使用方式分為噴植、撒播、苗木栽植或打入萌芽樁等類型,使用之物種則五花八門。

草本與木本植物選用之物種雖然多樣且豐富,但物種特性上卻差異甚大,草本植物以能耐旱、耐貧瘠環境,且能快速生長的外來種植物為主,然而這些物種非常強勢,只要栽植成活 而佔據領土後,極不易隨演替而消長;木本植物的選用於噴植、撒播及萌芽樁的方式上,偏好速生的原生樹種,與草本植物相同,以能快速覆蓋地表為原則,然而栽植的苗木除了偏好原生物種外,更考量容不容易存活、是否有景觀效果、生長勢的因素等。

「生長勢」即為植物的生長態勢,擁有快速生長勢的植物,常具較強的競爭力。以數量與速度來表示生長勢的情形,能生產大量種子,快速萌芽,長期高速的根與莖生長,粗大的枝條,深而廣的根系,多數分蘗,大型葉片,大量的花等特性的植物,就易取得競爭上的優勢地位。因此若選用青楓、臺灣櫸、臺灣欒樹、臺灣三角楓、青剛櫟等樹種,這些木本植物多生長較緩慢,且於苗木栽種後需花費人力清除雜草(避免覆蓋苗木而致死)、澆水、補植等,為木本苗木栽植上的困難。

坡地植栽在草本植物的運用上,以外來種的議題最具爭議,坡地治理初期,坡地常常處於裸露的狀況,而坡地工程後植生復育情形的評估,往往以草本綠覆蓋 率為標準,目前原生草種的使用仍未普及,為求綠覆蓋之效果,常造成廠商增加噴植外來草種數量,使得坡地整治後幾乎皆處於外來草種優勢,產生無法演替或是演替遲緩的情勢!

此外,這些外來強勢物種歸化於治理地區,侵佔原生植物的生育地,造成原生種植物的生存壓力,壓縮了原生種生存空間,不利整體的生態平衡。以 石門水庫坡地復育工程為例,部分的坡地復育工程合併噴植外來強勢物種羅滋草及賽芻豆,其中羅滋草的根系茂密,使附近天然木本植物種源無法順利進入坡地而萌 芽生長,即使順利萌芽,賽芻豆則攀附遮蓋木本植物小苗,造成小苗死亡或生長受抑制,使坡地長期處於外來種優勢的草生地,無法繼續往次生林演替。

相對草本植物,坡地植栽於木本植物的運用上,則以二次植生木本苗木栽植後的維護管理最為困難。二次植生選用之苗木以演替中後期的物種居多,生長速度 相對較緩慢,生長勢亦較弱,較難與陽性而自然侵入的速生樹種相比,且由於枝葉伸展較慢,樹冠幅難以遮掩其下的草本植物,以致於苗木底下草本植物生長旺盛, 每2至3個月就需定期清除部分地被草本,否則木本苗木將容易埋沒於過高的草堆中,最終導致枯竭而功虧一簣,係目前木本植物使用及維護管理上的難題。(1/2)

【繼續閱讀】坡地保育治理植栽運用的省思(下)

※本文同步刊登於生態與工程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