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水淡化代替大度攔河堰 評估太粗糙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以海水淡化代替大度攔河堰 評估太粗糙

2010年03月01日
本報2010年3月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呂苡榕報導

環保署25日召開大度攔河堰範疇界定延續會議,針對大度攔河堰替代方案──「海水淡化」進行討論,不過,會中環保團體點出供水量不足、生態影響粗糙評估等問題遭,中區水資源局和環保署則強調,「這只是替代方案」不需要過於仔細,「等它變主方案後,會重新跑一次環評程序」。

大度攔河堰位置圖。資源來源: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會議之初環保團體質疑,海水淡化一天僅供水20萬噸,但當初提出大度攔河堰開發計畫,一天最高(豐水期)可供應80萬噸,枯水期則為60萬噸,中間差了60至40萬噸,怎能算是替代方案?環保署回應,所謂的替代方案有「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海水淡化即是部分替代。

至於差距40至60萬噸的水該從哪來;或者若20萬噸足夠使用,當初為何規劃了80萬噸供水的攔河堰,阻斷下游水源,影響當地生物基流量等問題,環保署並未有所回應。

海水淡化技術未成熟  應進行SWOT分析

面對海水淡化,環評委員表示,目前台灣這項技術尚未成熟,趁著這次或許能夠了解目前技術到達的程度。陳章波也表示,海水淡化是以人工方式將海水轉為可用水,不像攔河堰,把天然水資源攔下來,對生態影響太大,陳章波希望未來開發單位能仔細進行SWOT(優勢、劣勢、機會與風險)分析,分辨兩種方案的好壞。

由於海水淡化廠會排放鹵水,使海水上下層流動停止,引發海底「沙漠化」,造成海洋生物死亡,影響沿海養殖漁業,蠻野心足律師蔡雅瀅表示,希望中區水資源局能調查清楚影響範圍,但水資源局表示,海水淡化還不是主方案,不需要做到這麼細。主席也不斷強調,雖然會有鹵水排放,但是因為海水總量高,因此可以馬上稀釋,不會造成大範圍影響。

範疇界定會議中,環保團體不斷提出疑問,希望中區水資源局能夠比較國外海水淡化廠的資訊,做為評估的依據。但對於環保團體的疑問,主席認為完全是「多慮了」。中區水資源局則認為,這還不是主方案,不需做得如此詳細,何況這是政府的開發,用的都是民指民膏。言下之意或許是不想多浪費錢。

水價結構不調整  工業節水誘因不足

另外,政府給予企業水費優惠讓水費並沒有反應出真實的價格,以台塑六輕為例,一噸水僅2.5元,若將集集攔河堰引發的社會、環境成本也計算在內,水的價格遠高於目前。六輕的節水成本為每噸為3萬元(以四期擴建為例,節水量5.3萬噸須投資15.5億元),優惠手段讓企業改善用水的誘因不足,不思改進供水系統的方式,反而不斷造成政府與人民搶水、工業與農業搶水的狀況。

中區水資源局應為中部整體用水做全面規劃,但開發計畫中只看到中水局為哪些工業區提供用水,未將民生和農業用水包含在內。環保團體要求對環境影響做仔細調查,中區水資源局卻認為「民脂民膏」不宜浪費。

會後環委坦誠,瞭解環保團體反對大度攔河堰的想法,也認為這是了解台灣海水淡化技術的好時機。但主方案是否會遭推翻,還必須看後續會議審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