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海灣》紀錄片──因愛而行動的救鯨懺情錄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影展

《血色海灣》紀錄片──因愛而行動的救鯨懺情錄

2010年04月27日
作者:munch

dolphin12 當螢幕裡,響著幾百隻海豚的水下交談,急促而憂慮,因為牠們被圍困在太地村的小小海灣,明天將要遭到屠殺。那樣的聲音,聽得讓人心痛,總覺得該作些什麼?

挾著奧斯卡最佳記錄片的風采,《血色海灣》紀錄日本捕殺鯨豚的老問題,但是這一部記錄片,不是片斷畫面的驚聳血腥,也不是學術研討的喋喋不休,而是一部全面探討鯨豚處境的影片,從鯨豚的娛樂市場到肉品市場,鯨豚保育大將李察‧歐貝瑞(Richard O'Barry)以長期與鯨豚相處的經驗,詳盡分析鯨豚的生態習性、面對緊迫的心理狀態,以及拆穿日本政府放縱獵殺鯨豚的謊言與心態,讓一部紀錄片在畫面指控之外,添入更多的深沈思考。

這部極有深度的記錄片,造成捕殺鯨豚的太地村強烈抗議,日本政府也禁止影片在日本播映,彷彿再度引發國際保育與地方經濟的衝突,但是這只是表象,影片所揭示的事實,鯨豚獵殺不是一村一地的問題,而是國家蠻橫、國際縱容的結構性問題。

真實的紀錄手法

《血色海灣》相當精采,一個半小時的片長,絕不沈悶冗長,主要是因為國家地理頻道資深攝影師路易‧賽侯尤斯(Louie Psihoyos)以專業的經驗,拍攝剪接這部紀錄片,他重新組織李察‧歐貝瑞從海豚訓練師到鯨豚保育人士的紀錄影像,甚至透過關係找來各方好手,拍攝潛入調查的過程與行動,讓整部紀錄片如同一部絕不冷場的調查電影,穿插著許多鯨豚相關的論述。

這也是紀錄片高竿之處,提出一個禁忌又秘密的地點,在一步步克服困難,向核心進擊的同時,也不斷由李察‧歐貝瑞與鯨豚長期相處的理解中,介紹鯨豚的靈性,以及不斷與政府、組織的對抗中,揭發獵殺鯨豚的謊言,讓觀看者跟著調查探密過程,一步步瞭解事件真相的全貌。

在影片宣傳上,強調一部有如《不可能任務》電影一般,出動高科技、眾好手的調查行動,但是說得其實太過,真實前來幫忙的行動好手,都有各自潛水、攝影等專長,但是並非什麼調查專家,來到異國日本,面對怒到抓狂的村民,行動好手個個是心驚膽跳、連躲帶跑的完成任務,甚至集結所謂高等器材拍攝的屠殺畫面,也只是片末的片段影像。

但是這就是紀錄片最可貴之處,一群有心保育的好人,執行一個有所風險的計畫,說他們是調查任務的高手,不如說他們是願意冒險的朋友,就是因為對物種生命的愛護,一群雜排軍面對一村之怒、一國之力,在那些一見光就躲的夜間行動,面對日本警方吱唔其詞的掩飾中,慎密計畫不願放棄,拼出一場讓人感動萬分的熱血紀錄片。

憤怒的太地村民

太地村民在電影裡很兇,大聲咆哮、推擠保育人士,成為保育壞蛋的形象,但是不該過於責怪他們。其實在世界各地都有獵殺動物的歷史,無論因為肉品食用或皮毛經濟,一直存在這個世間,太地村或日本、台灣、紐西蘭、美國等國,早期都有獵殺鯨豚的紀錄,甚至日本各地有許多鯨祭,都成一種傳統的表達。

問題是,村民可以有所傳統,甚至堅持依循傳統執意獵殺,但是國家角色何在?當保育觀念成為一種與時俱進的行動,國家的責任就是教育這些保育觀念,禁止與調合這些不符保育理念的舊日傳統。太地村民可以堅持獵殺,甚至許多地方還會偷偷獵殺,但是國家的責任就是以法令作為規範,甚至理解當地居民非殺不可的心態,在經濟、文化上給予轉型的協助。

但是,日本政府的失職放縱,它沒有禁止獵殺,反而不斷開放太地村每年獵殺小型鯨豚,更讓日本大型船舶以研究為名,遠洋獵殺座頭鯨等大型鯨類。在片中,日本獵殺鯨豚的理由,成為一種國家謊言,現今的日本國民,其實已經很少食用鯨肉,也無需依賴鯨肉提供動物蛋白質,這些流入市面的鯨肉,究竟以什麼產品賣出,日本政府從未說明,甚至為了創造鯨肉的市場需求,規範鯨肉成為孩童的營養午餐,日本政府只是為一項錯誤政策,不斷粉飾,不斷尋找藉口。

當日本政府指責西方紀錄片污蔑東方傳統,卻沒看見許多日本國民對食用鯨肉的抗拒,甚至看見太地村的血腥屠殺,流露出不可置信與羞愧萬分的神情,當一項傳統都無法說服自己國民接受,如何闊言一項傳統的榮耀。這也是李察‧歐貝瑞一直堅持的作為,讓紀錄片在日本播放,讓日本國民觀看自己的傳統,然後做出決定,政府不該掩飾與隱瞞。

國際捕鯨協會的無能

太地村民高言傳統,日本政府不斷放縱,但是在現今保育已成國際事務的時刻,面對日本的強硬,國際捕鯨協會(IWC)卻是無所作為。國際捕鯨協會在1986年實行商業捕鯨禁令,日本等國依舊以調查研究為名,不斷獵殺鯨豚,甚至在2006年一反商業捕鯨禁令,通過「聖基茨宣言」,宣告終止「禁止商業捕鯨」的禁令,並宣告將鯨豚視為侵吞了人類食物的「貪婪的捕獵者」。

一村可以蠻橫,一國可以獨暴,但是作為一個國際組織如何能夠昏庸懦弱,讓1946年在國際取締捕鯨公約下成立的保護鯨豚組織,竟然成為合法殺戮鯨豚的國際背書機構,讓取締捕鯨的初衷,變成明訂鯨豚成為害魚的荒謬,極度「人類中心」的思維,獵殺鯨豚成為合法合理。更離譜是紀錄片深入追查下,這些違反保育觀念的決議,竟然是日本找尋一些小國,提供建造漁業大樓等籠絡小手段,讓這些國家在大會上支持日本作為。

這是記錄片最深沈、最讓人痛心之處,原來熱血的一群保育朋友,揭開血色海灣的禁地之謎,最後才發現,對抗的不只是咆哮的太地村民,固執的日本政府,甚至還有失去公義的龐大國際組織。

李察˙歐貝瑞的努力

片末,李察‧歐貝瑞身上掛著電視營幕,大步走入國際捕鯨大會會場,播放著太地村發生的一切,讓無視獵殺鯨豚的各國代表,面對真實的血腥,立即遭到警衛的驅趕,那舉動讓人心感悲壯,一個人對抗國際勢力,決心為鯨豚請命。

當整個世界依舊沈默,對鯨豚獵殺毫無所知、毫無反應,他持續在行動,站在各國街頭,讓影像一點一滴散佈出去,一個人、一萬人、一億人,就是要讓世人知道鯨豚的處境。

李察‧歐貝瑞在懺悔,當他以鯨豚訓練師,參與製作知名電視節目,坐收名利之時,朝夕相處的鯨豚自殺,讓他悟澈鯨豚的靈性,以及被拘禁的苦痛,那句「鯨豚笑容是偽裝出來的」,說的讓人萬分心痛。因為他的悟澈,他理解這種自由生物不該被拘禁、不該被殺害,他反對鯨豚表演、反對殺害鯨豚,開始為保護鯨豚而努力。

在長期保育行動中,李察‧歐貝瑞在1989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海豚微笑後的真相」,2000年再推出第二本著作「釋放海豚」,近十年不斷以實際行動,解放被捕捉的海豚,到2010年完成《血色海灣》紀錄片,為日本獵殺鯨豚,做出重大指控。也許有人會說,一部紀錄片塑造一位保育英雄,但是這位英雄是充滿痛苦及懺悔,用著一生的力量,做出全力一博的保育苦行。

血色海灣紀錄片,五月將在台灣上映,希望大家能夠前往觀看,瞭解日本獵殺鯨豚的實況,也思考現今國際鯨豚保育的困境,更重要是如李察‧歐貝瑞所言,他不是為了得獎拍一部紀錄片,給大家觀看、大家感動,而是希望大家在理解事實後,能夠有所行動。

很推薦這部片子,真的不該錯過,一位海豚訓練師的懺情行動,那種因為理解而愛、為愛行動的意志,讓人感動萬分。

幾個保育鯨豚的組織,目前都有行動進行,歡迎大家的關心與加入。

李察˙歐貝瑞的援救日本鯨豚組織

王建平的台灣黑水溝保育學會

白海豚的媽祖魚保育聯盟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