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27日
摘錄自2010年7月20日中央社柏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德國政府目前正研擬法案,小規模試驗二氧化碳封存的技術,計劃在2017年前,完成經濟效益和安全性的評估。
世界各國積極研發的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arbonCapture and Storage,CCS),簡單來說就是將燃煤發電廠和工廠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後儲存在地底,防止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造成氣候暖化。根據這份草案,德國計劃興建合乎最高環保標準的示範儲存場,每座每年封存的二氧化碳不得超過300萬公噸,此外,全國封存的總量不得超過800萬公噸。德國政府表示,唯有經充分的試驗,在2017年前向國會提交報告,確認安全無虞後,才會大規模應用這種環保新科技。
德國經濟部長布魯德爾(Rainer Bruederle)表示,人口增加導致能源消耗不斷成長,發展中國家短期內不可能放棄石化燃料,未來數10年,有好幾億噸的二氧化碳必須永久回收,因此,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有必要。然而,由於投資成本高昂、很難找到絕對安全的封存地點、技術不成熟,加上居住在儲存場附近的民眾疑慮難以排除等因素,許多環保人士並不看好碳封存技術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