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編採營 邀您來當水尖兵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境新聞編採營 邀您來當水尖兵

2010年08月27日
本報2010年8月27日台北訊,實習記者陳姿穎報導

炎熱的天氣讓人滿身黏膩,打開蓮蓬頭嘩啦嘩啦沖個澡,對大部分的台灣民眾來說再平常不過,但你知道台灣名列缺水國家第18名嗎?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之下,一場場搶水戰爭正悄悄醞釀。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第五屆環境新聞編採營「水‧評‧作」,將於9月18、19日於台北陽明山舉行,深入探討台灣水資源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預計集結30到35名對公民報導有興趣,關懷環境、想為環境發聲的民眾,藉由編輯採訪的訓練,成為「水環境情報員」,讓更多人正視水資源議題。

氣候變遷 藍金比黑金更搶手

中國、巴基斯坦暴雨釀洪災,俄羅斯卻乾旱引森林大火;台灣88風災死傷無數,日本卻熱浪來襲上百人熱死。類似這樣的新聞標題屢屢躍上新聞版面,氣候變遷的影響力越趨明顯,澇旱災頻率大大提高,水資源「藍金」(Blue Gold)已然成為石油(Black Gold)之外最有可能挑起引起國家爭端的珍貴資源。世界銀行(the Word Bank) 副總裁伊斯邁爾.賽拉傑汀(Ismail Seragelgin)在1995年曾憂心忡忡地表示:「在20世紀,我們為了搶奪石油打仗;到了21世紀,我們將為水而戰!」

台灣年降雨率約2150公釐,為世界平均值的3倍,但降雨季節豐枯分配不均、山陡坡陡,水資源蓄積不易,加上人口密度高、將與空間不均等因素,使得台灣名列缺水國家第18名。年初,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十大前瞻環境座談中,綠黨發言人潘翰聲也指出未來我們將面對「三大搶水戰爭」,即「人向天爭水、工業向農業爭水、財團跟民眾搶水」的挑戰。

此外,台灣水價低廉,更不易感受缺水危機,所以用水習慣十分浪費。台灣大學土木系水利組教授李鴻源表示,台灣人浪費水太嚴重了!「用水沒有道德勸說,只有法律規定。」台灣水資源的另一項難題是水庫整治的問題。石門水庫因淤沙嚴重,蓄水量少,2006年政府以250億,6年計劃,整頓石門水庫,針對集水區土石崩塌、庫區泥沙淤積、水庫供水失衡及水利設施損壞等四項難題。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簡昭群說,老水庫整治是台灣面臨的挑戰。

當公民記者 為環境發聲

面對這樣的挑戰,更需要對水資源有深入的了解。因此,第五屆編採營即以「水」為主題。「水‧評‧作」貫徹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從瞭解、關懷、到行動」的宗旨,從瞭解水資源議題開始,既而關懷、評論水資源議題,最後將一切化為行動,實際的寫出新聞報導,化身成公民記者為環境發聲,讓更多人能了解,並重視水資源議題的重要性。

專業師資帶領 即學即用

此次編採營邀請了9位在水資源及公民新聞領域耕耘多年的專業師資,在水資源領域,有長期研究台灣水文的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老師,與我們分享台灣水資源概況。廖本全、陳建一老師則將帶來「台灣水資源戰爭」的精采座談會。而在新聞領域,聯合報資深記者薛荷玉和苦勞網創辦人孫窮理,會和學員們分享新聞採訪的訣竅。

編採營希望讓學員能瞭解台灣水資源所面臨的困境,同時向專業講師汲取實戰經驗。並舉辦模擬新聞座談會,讓學員「即學即用」,馬上扮演公民記者,從攝影、採訪、到新聞產出,學習抓出不同的水資源議題面向,與小組合作,腦力激盪,共同規劃出專題報導,親身體驗新聞現場的氛圍。

※報名及更多詳情: 「水‧評‧作」:2010環境新聞編採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