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手機 向「血礦」說NO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美手機 向「血礦」說NO

2010年09月14日
摘錄自2010年9月14日聯合新聞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美國國會通過的陶德─法蘭克(Dodd-Frank)金融改革法案已由歐巴馬總統簽署,其中一條條款為手機製造廠商必須申報手機所用金屬的原產地。

大部分手機是歐美製造商在亞洲生產,但零件所用的金屬--鉭、鎢卻來自世界各地,主要產地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該地區所產的錫用於電子焊接材料、鎢用於電流線路和震動鈴聲零件、鉭用於電容器。

據「外交政策」雜誌報導,剛果的鉭鐵礦藏量占全球的60%至80%,經提鍊處理後製成電容器,從諾基亞、摩托羅拉、康柏、戴爾、惠普、IBM、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等公司的產品都會用到。

全球證人組織(Global Witness)指出,剛果叛軍、武裝分子已霸占東部礦石交易,屠殺平民,以黑手黨式手段迫平民採礦。跨國公司購買礦石,無疑是助紂為虐。

蘋果公司執行長喬布斯表示,蘋果雖然要求供應商證明未使用衝突金屬,但除非未來發明能夠確定原礦產地的檢驗方法,這將構成棘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