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白魚復育成功 食水嵙溪放流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白魚復育成功 食水嵙溪放流

2010年10月31日
摘錄自2010年10月30日公視晚間新聞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一隻隻放流出來的小魚,看起來不顯眼,但它們卻是名列第二類保育動物的台灣白魚。目前,全國只有四條流域有台灣白魚,位於大甲溪中下游的食水嵙溪,正是其中之一,數量最多的時候,估計溪裡面有5、6000隻,不過從民國94年以後,中部水災變多,加上河川整治工程不斷,台灣白魚的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數量大減。

為了搶救台灣白魚,民國97年,特有生物中心把50隻種魚,帶到當地的一個生態池進行復育,2年多以來,終於成功繁殖了1、2000隻台灣白魚。台中大甲溪生態協會的志工們30日帶著100隻復育成功的小魚,嘗試把它們放回溪裡。

志工們說,等到食水嵙溪堤岸整治工程告一段落,他們還要把其餘復育成功的台灣白魚,全部放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