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松媽媽的故鄉——斯可巴步道 | 環境資訊中心
步道旅情

拜訪松媽媽的故鄉——斯可巴步道

2010年11月19日
作者:湯谷明

松的故鄉

當車子穿過熱鬧的谷關,駛進斯可巴部落,不過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就呈現強烈的對比,一個轉彎滿眼便是滿山翠綠、恬靜安逸。帶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走訪了中部熱門的登山步道-斯可巴步道。

斯可巴為泰雅族語「手」的意思。約50多年前,居住在十文溪畔母部落的族人隔著大甲溪看到這塊長滿松林的台地,遂號召族人來此開墾定居,因為是用「手」指出來的地方,因而得名,也引伸為用「手」開墾出來的意思。而這塊長滿松樹的台地,就像是五葉松及二葉松的故鄉,至今仍能看到滿山遍野的松林。

部落裡有兩條國家級步道-新山斯可巴步道。前者長約7公里,來回約7小時,需要些體力,是往標高2,305公尺、「谷關七雄」的老二--馬崙山的山徑。而新山之名,則是因為台灣光復後,八仙山的林業資源枯竭,於是政府遂將伐木作業遷至現今的新山遺址,新山則是對應八仙山而取名八仙新山的簡稱。

斯可巴步道則是林務局東勢林管處循著當地泰雅族人的狩獵小徑修建而成,從新山步道約2公里處下行返回部落,為一循環線,全長約3.4公里,緩步慢行約3小時。

松針滿地  浪漫森情

從新山步道入口進入,不遠處的邊坡矗立著八棵高聳的松樹,老根相連固守著崖地,如英勇守護部落的勇士般,因此名為「八壯士」。步道前段平緩易行,保留著原始樣貌的小徑,穿梭在層次豐富的楠木林中,陽光穿透葉子灑下斑駁的影子,印在初秋飄落的紅葉上。非假日的步道,少了遊客雜踏的腳步,更顯寧靜,只剩枝頭啾啾的鳥鳴,及踩著落葉的聲響。一不小心,驚擾了隱蔽在落葉堆中的青蛙,良好的保護色讓人幾乎視而不見,一繃一跳又躲進了另一堆枯葉中。

循著之字型的步道蜿蜒而上,即是陡峭的稜線,鑿石為階,滿佈大小石塊的步道旁松樹林立,松針落葉鋪一地,厚實得有如地毯,當地居民說這可是「五星級」的步道。在岩石上用長走莖蔓延生長的蕨類石葦,如排隊上學的小朋友們,一排排整齊的從針葉堆中冒出。

稜線上雖然沒有開展的視野,但是行至此處,正好以大石為凳、松林為傘,歇腿休息,傾聽微風拂過林梢、輕柔如流水的松濤聲,而中台灣初秋的太陽,少了逼人的炙熱,暖暖的灑在身上,身心頓覺舒暢。

豐富林相  動物樂園

通過2公里處往馬崙山的路標後,即是下行的緩坡。沿途林木茂密、層次豐富,路邊腐朽的木頭上長著各式蕈類。步道上散落著殼斗科植物及栗子的落果,圓滾的堅果上有被啃食過的痕跡,那是松鼠的傑作。森林裡多樣的植物,提供了動物不虞匱乏的食物,再加上少有人類的干擾,飛鼠、山羌、長臂金龜...等都是這裡的「原住民」。

沿路下行,觀景台旁矗立著一株樹齡超過百年的高大五葉松,因為比「八壯士」更粗壯,所以當地泰雅族人暱稱其為媽媽(yaya),亦即八壯士的母親;早年部落的族人上山打獵時,經過五葉松媽媽,一定會抱著她摸一摸,據說可以保佑平安。

從步道的破空處,可以遠眺山腳下的十文溪及對岸的東卯山,天晴時,還可以望到更遠處的大雪山。

步道口出來後,沿著兩旁種滿甜柿的產業道路往部落走去,約還有20分鐘的路程,在10月中旬至年底,可以看到家戶忙著採收黃橙碩大的甜柿,這是部落裡重要的經濟來源,不妨買來嚐鮮。

合作護林  永續發展

下了山,絕對要到「瓦浪民宿」喝一杯五葉松汁慰勞自己。在老闆娘的巧思下,取老葉榨汁、再用奶泡去澀味,融合了健康及美味,還兼具視覺上的享受。在松林下慢慢啜飲,聆聽老闆瓦浪講述部落的故事,這杯果汁絕對是原汁原味。

近年,慕名而來的登山客絡繹不絕,社區裡也開始有民宿及咖啡廳的經營,但是地方居民希望遊客登山不只是強健身體,也能瞭解泰雅文化對山林永續利用的智慧,同時為地方帶來經濟效益。於是在林務局「社區林業」的專案支持下,斯可巴原住民文化及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開始進行田野調查及耆老訪談,整理記錄泰雅族的遷移史及民俗植物的利用,辦理解說員培訓及步道認養等。而東勢林區管理處亦邀請專家學者協助進行步道資源調查,輔導地方發展生態旅遊。

協會總幹事王金川表示,建立社區與林務局良好的夥伴關係,才能做好山林的共同管理,而發展生態旅遊才能促進地方的永續經營。目前協會提供團體預約解說服務,洽詢電話04-22425992。

 

步道旅行小幫手

  • 步道位置:台中縣太平鄉
  • 步道長度:往返約3.4公里
  • 健行難度:僅稜線坡度較陡,其餘步道坡度起伏小,行走輕鬆容易
  • 首選景觀:八壯士、五葉松媽媽、稜線景觀
  • 交通指南:國道4號→台3線→東勢方向→台8線→谷關→過谷關往梨山方向約3公里→台電訓練所前(台8線36.2公里處)台電巷右轉向上約2公里→斯可巴部落登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