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形容為「台灣經濟的大柱子」的石化業發展,以1986年,台塑六輕設廠為重要的分水嶺,在此之前,以國營事業中油主導的石化業上游,的確產生「逆向整合」的效果,創造出下游紡纖、塑化......等工業的產值與就業機會,而六輕作為李登輝政權與台塑集團「海滄計劃」的交換物,其本來的目的,就在於石化業上、中游原料的出口獲利(關於石化業進出口的分析請見此),資本集中的石化工業,在失去創造大規模產業連帶的能力之後,其高產值的背後,就是國家資源與經濟成果的高度集中與私有化。
台塑集團在2000年的營收還只有5,000億,到了2009年,高達1兆6,850億,稅後純益918億,成為全台灣最賺錢的企業。這樣的高成長,來自全球石化業原料的景氣,以及快速崛起的中國市場,而更重要的是,這是政府與全體國民,特別是中部地區民眾以健康與發展等「外部成本」換來的成果。
而今天,以中油為主,結合遠東、長春、中纖、富邦金、和桐等民股組成的國光石化,意圖複製台塑集團的模式,但是為時已晚,中國石化業的發展,起碼在產量上已經完成內需供給目標(關於中國與台灣石化業的關係,請見這一篇分析),台灣石化業上、中游既然以中國市場為目標,其發展的兩大阻礙自然就在中國政府的「石化業外資持股比例限制」與台灣政府「禁止石化業上游赴中國投資」這兩個政策上面。
就在年底國光石化即將定案之際,11月4號,以工總理事長、同時也是國光石化主要投資者之一和桐化學創辦人陳武雄到北京,向國台辦主任王毅遞交建言書,明確提到「提升台商的定義,讓台商與內資企業有同等的待遇,台商在中國大陸雖然享有不少優惠待遇,但是,卻又不等同於外資、更不是內資,發展也因此受限」,向中國當局要求解除投資限制的意味十分濃厚。
11月10日,同樣一群人,在見過北京高層之後,與行政院長吳敦義見面,再提「開放石化業上游」的議題,就如同當年他們的先行者王永慶挾海滄計劃自重一樣,他們也挾中國的政策自重,不過在他們背後,已經沒有六輕當年在台灣設廠的利益;事實上,經濟部與中油已經在評估,將三輕、五輕外移到印尼的可能性。
經濟部說,國光石化是為了彌補五輕停產之後的「缺口」,而五輕停產將減少46.5萬公噸的年乙烯產量,但三輕更新之後,卻會將現在23.5萬公噸的產量提升到60至80萬公噸,根本沒有「缺口」,更何況要用國光石化220噸產量來「補」這個不是缺口的缺口?現在經濟部「評估外移」的動作,則更進一步將這個謊言徹底粉碎,如果三輕、五輕可以外移,那表示政府從來沒有在意過這個「缺口」的存在。
而三輕、五輕外移印尼,則是一個在現實條件下理性的考量,在中國東協十加一/ECFA架構下,台灣早已不是石化業中、上游適當的區位,將生產線移入東協產油國,這當然是合理的。如此對比,國光石化的開發,就是一個「非理性」的決策,如果「開放石化業上游赴中國投資」是石化業者的「最佳」選項的話,那麼國光石化連「次佳選項」都不是,它根本不是選項。今(2010)年8月,經濟部官員對石化業者說「環評通過後再開放石化業登陸」,既然可以登陸,還要國光石化幹嘛?到了11月10日,官員已經改口「若國光石化被封殺,再來討論登陸」。
在反國光石化大遊行之際,石化業政策的重大改變,或許已經在悄悄發生,當然,如果真的發生變化,無論功或過都可能將如「蘇花改」議題一樣,算在「環境運動」的身上(類似的觀點,請見Munch「1113反國光石化大遊行--一場各方期待的環境運動」)。
無論最後結果如何,我們必須要指出,這樣的過程是荒謬的,國光石化設廠與否,一直是在一堆「假議題」與經濟部的「胡說八道」當中打轉,而真正運作的,是中國石化資本對於石化業上游主導權的爭奪、是兩岸政府的角力,以及區域經濟的佈局問題,而這些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議題,一直到今天沒有被嚴肅檢證過,依照台灣的土地承載與經濟發展的需求,到底我們需要多少的石化業產值,以及「台灣要不要繼續發展以上中游原料出口為主的石化工業」,這裡包括了在本土現存與新建的石化廠,以及任何台灣資本到外國投資的石化廠,要的話,它在環境、經濟、稅務等各方面的配套是什麼?
起碼在東亞,石化工業有高度的國家主導的性質,同時又有高度的「財富集中」、創造大規模私人資本的性質,今天的國光石化由國營的中油持股43%、由國家介入處理土地、工業區與工業港建設,以及高額的融資問題,一旦當它運作起來之後,國家馬上可以把主導權交出去,而一旦它運作失敗,馬上是全民買單,這種狀況,正是過去五十年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
這些政治、經濟的作用,在紅頂商人兩岸穿梭的暗室協商中做出決定,再交到環評大會上弄虛作假地審查,這是環評無效、專業淪喪的主要原因,只有在政治的歸政治、經濟的歸經濟之後,環境的議題才能回到環境,這是有權力的人不願意面對,無權力的人必須突破的困局。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