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自然課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不一樣的自然課

2011年01月03日
採訪、撰稿:林燕如;攝影、剪輯:陳志昌

宜蘭的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是秋冬候鳥的重要棲地,但是這幾年一直都面臨溼地陸化的危機,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在專家學者的協助下,開始進行長期調查,然而在這段期間,促進會也借助專業者來訪的機會,舉辦生態體驗課程,希望讓更多孩子瞭解腳下的這片土地...

589不一樣的自然課

星期天早上,宜蘭無尾港社區有一群大小朋友,要用雙手和雙腳,來上一堂認識自己家鄉的自然課。脫下鞋襪,赤腳是跟泥土對話的最好方式,這一次的農作體驗,無尾港文教促進會找來了當地老農夫做示範,讓老少一代有機會接觸,並且傳承經驗。

要踏下第一步總是有點遲疑,有些人甚至是第一次踩進泥土裡,走在泥濘的水田裡,想要好好走路都沒有辦法,更何況是要插秧,每插一次秧苗就得彎一次腰,透過身體力行,才能夠真正感受到農夫的辛苦。

但孩子們的耐性畢竟有限,最後他們索性玩起互扔泥巴的遊戲,看在專業農夫的眼裡可能難以接受,但對促進會的鍾茂樹來說,這也算是達到了目的。這一次種植的水稻和筊白筍,其實並不是給人吃的,而是無尾港文教促進會所進行的『食源計畫』。

因為政府所劃定的保護區主要是在水域,不包含鄰近的私有農田,導致過去常有人鳥衝突的產生,這也是促進會為什麼想要推動『食源計畫』的原因,無尾港文教促進會為了降低雁鴨到其他農民田裡覓食的風險,在13年前,就開始推動食源計畫,撒大量的稻穀在保護區內,吸引雁鴨停留。2009年起促進會改為承租保護區周遭的私有農地,種植水稻和筊白筍,不撒農藥也不收割,讓水鳥在其中覓食,試作結果發現成效不錯,今年決定擴大舉辦。

在這一次的體驗課程,促進會不但擴大範圍還找來中研院的研究人員,帶領小朋友參與調查,看看土壤裡有什麼樣的秘密,吸引水鳥前來。

這一天,這群宜蘭孩子來到中研院的實驗室,大大小小的透明盒裡,裝著一支支小小的透明管子,每一支管子就是一次採樣日記。在高倍數的顯微鏡頭下,這些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瞬時清晰了起來,也讓這群孩子的視野不會只侷限在課本裡。

這幾年為了保護區溼地陸化的問題,不止是中研院的研究人員前來調查,台灣大學地理資訊所的師生,也教導促進會成員使用GIS地理資訊系統,除了可以藉此建立水底地形的數據資料,也能夠用來建置水鳥保護區內的生物資料庫。

未來促進會也期盼有更多的家鄉孩子,加入鳥口普查的志工行列,在這些一堂堂很不一樣的自然課裡,這群孩子就能藉著參與一次又一次的體驗活動,加深對家鄉的情感與瞭解,未來就有機會成為守護鄉土的一股新力量。

採訪側記:

今年12月份,我們再度造訪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在『食源計畫』的水田裡,度冬候鳥已經前來報到。但在上賞鳥高台時,卻意外看到保護區內的景緻卻是十分突兀,原本碧綠的草澤被除得一乾二淨,施工之後的水色黃濁有可能會影響底棲生物的生存,讓人不免擔心,在冬季候鳥拜訪的季節做這樣子的整理,將會對水鳥的覓食有所影響。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