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上的動物--大杓鷸的故事 | 環境資訊中心
攝影賞析

溼地上的動物--大杓鷸的故事

2011年01月31日
作者:蔡嘉陽(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

大杓鷸是鷸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所謂鷸蚌相爭就是指這些鷸科鳥類主要以海岸泥灘之底棲生物貝類、蟹類為主。

大杓鷸有長長彎彎的嘴喙,約有18公分以上,可以伸到泥灘地中搜尋捕獲可吃的多毛類、螃蟹等食物。下腹部與腰部為純白色,其餘顏色都是棕色系列的斑紋。

這是大杓鷸正在吐食繭的樣子,要瞭解大杓鷸的覓食生態特性,可以從大杓鷸的排遺(糞便)和食繭無法消化的碎片去重建大杓鷸的食物種類和所吃的底棲生物大小。

彰化海岸是台灣大杓鷸族群數量最多的地區,1995年之前有3000隻在彰濱工業區以北的線西和伸港大肚溪口一帶棲息覓食。東亞澳洲遷徙線上也只有三萬隻,小小的台灣和彰化海岸聚集了1/10的族群數量在此,可見彰化海岸對大杓鷸的重要性。

當東北季風強烈吹襲,大部分的螃蟹和其他底棲生物多躲在泥灘地不願出來活動,此時只有大杓鷸的長嘴喙可以伸入土中捕獲萬歲大眼蟹覓食。而同樣以萬歲大眼蟹為主食二級保育類的黑嘴鷗,利用大杓鷸捕獲萬歲大眼蟹的同時向大杓鷸偷襲搶奪,形成相當有趣的畫面。這樣的景象,也僅在彰化海岸可以見到這兩種保育類鳥類互動的景象。

隨著大肚溪口環境品質的惡化,例如河口淤積嚴重泥灘地粒徑變化覓食地劣化、風力發電機組開發、西濱快速道路開發等等干擾因素增加,大杓鷸數量逐年遞減至剩下不到800隻,一直到2008年最後一隻大杓鷸終於放棄了北彰化,全數移動到南彰化芳苑大城一帶的海域。由於大杓鷸的族群數量和棲地都快速縮減中,在2007年公告為第三級的保育類物種,國際上也將大杓鷸列入受到人類脅迫的名單之中。顯見大杓鷸族群受到危害的程度愈來愈嚴重。

2009年開始,彰化海岸的大杓鷸全部從被彰化往南彰化的芳苑大城海岸移棲,原本是躲避了北彰化海岸的開發和破壞。但是當他們全部來到芳苑海岸之後又面臨國光石化填海造陸的開發,讓未來這群台灣最大的大杓鷸族群,面臨到最後的生存戰爭。

國光石化開發廠址位於濁水溪口北岸,台灣僅存最後一大片自然原始的河口濕地,填海造陸之後濁水溪口南北兩岸成為高耗能高污染的石化重工業區,屆時大杓鷸覓食的泥灘地消失殆盡,最後的700隻大杓鷸將被迫離開台灣,彰化海岸將失去這群大杓鷸的重要指標物種。

彰化芳苑海岸是重要的養殖和農業區,石化工業的開發將對當地的農漁業造成衝擊和資源的掠奪。這裡有全台灣僅存牛車蚵車的產業文化,有豐富多樣的生態資源,是發展生態旅遊和環境教育最好的基礎。為什麼要犧牲這些特色而去轉換成為短視近利沒有永續發展願景的石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