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糧食自給率只有32%,國際糧價波動,各界關心如何提高糧食自給率。但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認為,台灣長期不重視農業,導致農業資源被財團奪取,加上年青人農作意願降低,農業面臨許多挑戰。推動小農耕作、改變飲食文化、重視農業價值,才能降低糧食波動的衝擊。
蔡培慧於3月16日應台大穀雨社之邀,以「台灣農業的興衰始末」為題演講。
土地改革 形成土地零碎化
台灣經過土地改革,包括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大地主的土地分配給小農,形成台灣小農耕作體係。而小農經過幾代繼承、買賣,形成土地零碎化,多數人只有0.5公頃以下的土地。
後來推動計畫經濟,農民改種水果、香菇等高經濟作物,農家在1980開始富裕。但好景不常,1985開放煙酒、火雞、水果、大宗穀物進口,打壞了內部生產消費機制,而且影響農業加工產品,農業生產逐漸受到衝擊。
放棄糧食自主 導致農地消失
蔡培慧表示,主要國家糧食自給率,日本40%、韓國49%,英國70%、法國122%、德國84%、美國128%。台灣只有32%,比日本、韓國還低。
糧食自給率逐漸下降是許多內、外因素造成的。1970年為了提高農民所得實施保購收購,公糧爆增後外賣,但在美國抗議傾銷後停止外銷,於是回過頭來調整內部結構推動稻田轉作計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被迫進口稻米,國內消費形成供過於求,於是推動休耕政策,如今台灣56萬公頃稻田、有22萬公頃在休耕中。
蔡培慧指出,1995農委會政策白皮書明白寫著台灣放棄糧食自主,只要維持糧食供需平衡就好。但當時開放糧食進口時一桶石油平均價格20到30美元,石油價格不斷翻漲,最近價格已超過100美元,2008年還曾經漲到140美元,當時認為糧食可以依賴進口的基礎已經改變。
農地釋出 變都市用地
接著大規模釋出農地,農村形成很多田僑仔,最典型是台中七期,現在開發到30幾期。台中市政府曾說,台中因土地開發奏效,是五都負債最少的。
2000年農發條例修正,放棄農地農有,過去只有自耕農可以買農地、5公頃以上農地才能賣的規定全取消,0.25公頃就可以分割、且沒有區位限制。形成台灣許多農地不種米、種房子。美濃、宜蘭陸續出現許多豪華農舍,農地管制已失控。
當土地價格不再是生產性的價格,導致土地價格居高不下,對真正想從事農作的人來說,取得土地的成本增加,阻礙務農的意願。
土地資源被財團奪取
由於對農業的不重視,土地資源財團化,形成「圈地」,過去對農業的奪取是產品,21世紀變成生產資源的奪取,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這是政商合謀奪取人民的生存權,就像相思寮阿嬤說的:「整碗捧去」。苗栗大埔、中科四期相思寮都是中央、地方政府、財團合謀最明顯的案例,且全都假發展之名。
水資源更是目前農村面臨的嚴重問題,政商合謀開發科學園區、工業區,把原本應用於耕作的水轉供給工業。中科三期要用水,於是開發大安大甲聯合用水;六輕、中科四期、國光石化要開發,政府設攔河堰供給便宜的水、農田水利會轉賣農業用水給企業,導致水資源不足,對農作已造成重大衝擊。
小農耕作的契機
蔡培慧認為,台灣必須重新定義農村的價值,農業與工業一樣重要,鄉村跟都市有相同的價值。堅持小農耕作是一個出路,不但可以提供多元的食物,更能學習農民敬天的態度,也就是農村陣線所談的「從土地出發、向農民學習」。
許多人已在實踐小農耕作,宜蘭農民賴青松定位自己是田間管理員,尋求支持者,再把生產的米寄給這些支持者,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對等關係。同樣地,彰化的「喜願小麥」也在各地實驗台灣小麥契作,讓台灣減低小麥進口的依賴。
飲食習慣改變也是一個方向,例如日本研發米漢堡,提高國人吃米的意願,以對抗西化飲食的衝擊。台灣一年進口100萬公噸小麥,但如果加一成米穀粉,口味不太會改變,這都是可以提高國內稻米消費的方式。
想像一個沒有農村的台灣
蔡培慧認為,農業不只糧食,也是社會安定的安全瓣,失業人口可以回到農村。但如果農村也瓦解,社會體系就會出問題。
不過小農耕作面臨最大的困難是青年不願返鄉,而且農業長期不受重視,多數農村老人家希望「做田到這一代就好」,蔡培慧說,這些問題如果沒解決,20年後真的會沒人做農,「我們要一個沒有農村社會的台灣嗎?」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