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常見入侵生物簡介(脊椎動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常見入侵生物簡介(脊椎動物)

2005年12月06日
資料提供:農委會防檢局

本文介紹台灣常見的外來種,包括:緬甸小鼠、白尾巴哥、輝椋鳥、沙氏變色蜥、多線南蜥、亞洲錦蛙、琵琶鼠魚與魚虎共8種。


 

生物名稱

緬甸小鼠
入侵時期 1999年5月首度發現
國外分布 原產地為印尼的小巽他群島,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和赤道兩側緯度30度以內的太平洋各島嶼
國內分布 花蓮吉安鄉木瓜溪北岸區域
危害嚴重性 造成生態威脅或影響,危害水稻等農作物
防治方法 滅鼠餌劑誘殺:0.005%伏滅鼠餌劑及0.005%可滅鼠餌劑

 

 

生物名稱 白尾巴哥Acridotheres javanicus
入侵時期 白尾巴哥為普遍籠養鳥種,其逸出於野外的時間應與台灣人民開始飼養的時間相距不遠,然而,因缺乏明確記錄或文獻記載,其入侵時間已不可考。另,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於1994年開始推動外來鳥種調查時,數量已相當普遍,故其入侵時間應遠早於1994年
國外分布 原分布於爪哇、巴里島,但已被引入新加坡、蘇門達臘及波多黎各等地。白尾巴哥可能於1924年引入新加坡,而於2000年其數量已高達168,000隻
國內分布 目前已是台灣地區最常見的巴哥,普遍分布低海拔農耕地及都市環境,並隨著人類開發腳步入侵海拔較高的地區
危害嚴重性 1.回顧國外文獻,巴哥類入侵種對生態影響包括巢位、食物的競爭及疾病的傳播等。此外,因其群聚的特性,亦於其出現的都會地區造成環境衛生及噪音的問題。
2.白尾巴哥對台灣生態環境的影響,目前仍無明確數據以供評估。推測其可能影響為與台灣巴哥 (A. cristatellus) 在棲地利用、食物及巢位的競爭;其是否會對其他利用洞穴築巢的鳥種產生排擠,以及對其他鳥種或生物在覓食及疾病方面有負面影響,都需要進一步的調查。
防治方法 1.由於白尾巴哥的族群量已相當普遍,只能局部性控制其族群量增長。
2.如欲有效控制族群量增長,需要針對限制巴哥繁衍及生存的因子加強研究,其中可以巢位、夜棲地、食物來源及疾病等為重點,並就研究結果採最經濟有效的限制因子加以控制。
3.此外,避免籠養鳥再逸入野外,亦是防治白尾巴哥的重點之一,且為防治所有潛在入侵種的共同通則。其可行重點包括宗教放生行為的限制、鳥類販售市場的管理及民眾觀念的教育等。

 

生物名稱 輝椋鳥Aplonis panayensis  
入侵時期 1993年或更早
國外分布 主要在印尼群島,西到緬甸、阿薩姆、印尼南部,東到菲律賓。居住環境為森林、農耕地和城鎮
國內分布 但已經常出現在數個都會地區,如高雄、嘉義及台北市。高雄市單一地點曾記錄400隻
危害嚴重性 未造成明顯危害。而其可能造成的生態影響與白尾巴哥類似,包括巢位、食物的競爭、疾病的傳播及環境衛生與噪音的問題
防治方法 1.由於輝椋鳥普遍程度仍不及白尾巴哥,且在某些地點有群集繁殖及歇息的特性,或可直接獵捕,以控制其族群量。
2.其餘重點同白尾巴哥防治辦法,包括加強研究、避免籠養鳥再逸入野外及提昇人民對外來種議題的認識等。

 

生物名稱 沙氏變色蜥Anolis sagrei(Dumeril & Bibron, 1837) 沙氏變色蜥
入侵時期 2000年9月
國外分布 巴哈馬、古巴、牙買加
國內分布 嘉義縣中埔鄉和水上鄉交界處的「三界埔」苗埔一帶
危害嚴重性 目前沒有對國內造成經濟上之危害,生態方面之危害則有待進一步研究了解。本種領域性強,且有捕食台灣原生種蜥蜴幼蜥的觀察記錄。本物種也成功入侵墨西哥海岸及美國佛羅里達州,並造成部分當地原生物種族群消失
防治方法 目前無有效防治方法

 

生物名稱 多線南蜥 多線南蜥
入侵時期 1992由日籍學者大田(Ota)教授及中山大學張學文教授、劉國強先生於高雄澄清湖及美濃鎮的中正湖首度發現
國外分布 主要分布於印度、越南、菲律賓、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大陸的海南島及福建省南部沿海平地等亦有分布
國內分布 枋寮以北至台南縣仁德鄉之間的平地鄉鎮市,近來更有學者於七股沿海防風林內發現大量族群入侵,而在墾丁、斗六等地區亦有零星發現紀錄
危害嚴重性 可能是造成南部平地地區之石龍子及草蜥等共域物種數量稀少的原因,有掠食本土種的現象,如果入侵範圍繼續擴大,將可能使得本土種蜥蜴滅絕
防治方法 尚無積極有效之防治方法,倘以人為捕捉方式移除,所費不貲,且效果不彰。而消極的防治方法,僅能加強進出口檢疫及杜絕走私。

 

生物名稱 亞洲錦蛙 Kaloula pulcha pulcha 亞洲錦蛙
入侵時期 1998年間在高雄鳳山地區所發現的物種,屬於無尾目狹口蛙科。由於牠具有長時間潛藏在土裡或落葉層中的能力,再加上發現地點的特殊,有可能是隨著進口的貨櫃或土壤而流浪到台灣
國外分布 大陸華南、香港
國內分布 目前只有在高雄鳳山地區發現,其海拔約10公尺。白天躲藏在土洞或落葉層底下,夜間則四處活動,因為牠的前腳具有吸盤,所以可在粗糙的人工溝渠中爬上爬下,甚至有報導牠有爬樹的習性
危害嚴重性 目前仍未發現其危害
防治方法 監控中。

 

生物名稱 琵琶鼠魚 Pterygoplichthys sp. 琵琶鼠魚
入侵時期 約於1980年初期水族業者引進為觀賞魚,之後因人為棄養而廣泛分布於中南部河川、農田灌溉渠道和湖泊等
國外分布 中南美洲,主要分布於亞馬遜河主流及支流,也可在靜水湖泊之棲地存活,屬於初級性淡水魚種
國內分布 目前全省各河川皆有可能分布,例如:冬山河、淡水河、大漢溪、頭前溪、濁水溪、高屏溪、阿公店溪、二仁溪及農田灌溉渠道等
危害嚴重性 1.藻食性和以底位附著性卵粒繁殖之原生魚種及底棲性之無脊椎生物可能受到較直接之負面影響。
2.可能會透過食物鏈影響其他的生物群體。
3.可能對本土淡水魚類產生排擠效應。
防治方法 在中、下游琵琶鼠魚已建立穩定族群之水域,在每年4月至9月時,以誘籠和垂釣的方式對其進行捕捉

 

生物名稱 魚虎 Channa micropeltes 魚虎
入侵時期 引進的觀賞魚,1995年曾文水庫即有發現
國外分布 東南亞
國內分布 南部曾文、烏山頭水庫
危害嚴重性 掠食性強,可能威脅本土淡水魚類多樣性,並已造成曾文水庫漁業資源損失
防治方法 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