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救星出列 森林土壤藴碳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氣候變遷救星出列 森林土壤藴碳機

2011年11月04日
本報2011年11月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森林土壤是碳寶庫。(圖片來源:羅東林管處)我們都知道樹木、森林儲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卻不知森林土壤也蘊藏無限碳機!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最近一項針對全台近150萬公頃國有林地土壤固碳力的調查,發現30公分厚土壤及枯枝落葉層的碳儲存量約7,791萬公噸,此項發現初步證實森林土壤極具緩和全球氣候變遷的潛力。

林試所在2006年起採用挖穴法,將國有林事業區不同深度的土壤掘起稱重後,進行土壤碳含量的調查統計。林試所助理研究員杜清澤解釋,研究指出30公分以上的土壤及枯枝落葉層的碳含量約占土壤一半以上,越往下的土地,含碳力逐漸降低。

越接近表面的土壤碳含量高,是來自枯枝和落葉,兩者是有機碳的主要來源;而地表枯落物的分解累積量,則隨海拔增高、溫度愈低而減少,換句話說,越高越冷的地方隨著枯落物分解累積量減少,含碳量也跟遞減。

此外,杜清澤也以「土壤類型」及「植被類型」分析,土壤類型上,極育土的有機碳含量高於弱育土,弱育土又高於新成土;植被類型則以箭竹林最高,天然林次之,人工林再次之,竹林最低。

林試所表示,土壤是全球碳庫重要的來源,土壤碳庫是陸地植被碳庫的2-3倍,也是大氣碳庫的2倍多;約占陸地面積1/3的森林生態系土壤更具有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影響。

依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IPCC)的建議,世界各國土壤碳含量的調查估算多採1公尺的深度。杜清澤表示,此次研究限於經費,只做30公分深土壤研究,也已於2010年起接受林務局委託,展開全台國有林班地1公尺以上的土壤碳庫調查,「但研究結果差異應不大。」杜清澤表示,新的計畫已完成大甲溪以北的工作,此項調查結束後,也將結合林務局辦理的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資料,將可精確的估算出台灣地區的土壤碳含量及林地對於氣候變化的影響。

台灣地區森林覆蓋度高達59%,此項研究顯示森林土壤極具生態保育價值。杜清澤表示,此項研究是台灣目前正積極建立的基礎研究之一,是國土規劃、土地利用的基礎資料,更可提供決策者在制定土壤碳吸存量規劃的參考。

蘊含如此碳機的森林土壤,若遭破壞,生態損失也將一目了然。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