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相生相剋的道理,不斷在生態系中上演,維持平衡。特生中心兩爬類研究室先是在幾年前從台灣原生龜柴棺龜的排遺物發現福壽螺口蓋,之後也在一次野外的調查中曾發現,生活在水域中、雨天大量產卵的狹口蛙類蛙卵,一天內被福壽螺掠食殆盡。由此食物鏈關係,說明了外來種福壽螺掠食本土種小雨蛙,另方面也成為台灣原生龜類的食物之一,並證明了每個物種都有其生態地位,不容忽略。
福壽螺掠食小雨蛙蛙卵
2009年,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動物組助理研究員林春富以及研究團隊,在雲林縣進行野外調查時,發現剛產下的史丹吉氏小雨蛙卵粒在一天之內大量消失,仔細觀察才發現殘存的卵粒正遭到福壽螺的掠食,經進一步實驗室觀察,更確認此關係。
生存在靜水域的台灣本土螺類(如錐實螺、囊螺及圓口扁蜷)依據特生中心的觀察,並不會掠食蛙卵,而屬於外來種的福壽螺則反。產於靜水域的狹口蛙卵不到兩天就能發育為自由行動的蝌蚪,就能逃脫不能掠食自由移動動物的福壽螺,沒想到福壽螺往往在一瞬間就將蛙卵消滅殆盡。
蛙類的天敵非常多,但一般較常關注的是成蛙的天敵。狹口蛙科之所以將卵產於靜水域,是因大型天敵較少,因此掠食壓力較低。蛙卵大多受渦蟲、水蛭、淡水螺、蝦、蟹、水生昆蟲或魚類捕食,但因狹口蛙類屬於爆發性大量產卵,使得這些天敵無法在短時間內消耗掉全部的卵粒,再加上蛙卵與蝌蚪發育快速,仍有足夠的子代能順利變態,離開暫時性水域到陸域生存。
福壽螺在台灣野外適應力極強,除了鹽水和半鹽水地區,在任何水域普遍存在,在乾燥缺水的期間,甚至可休眠達6個月,一到雨季則打破休眠再度覓食、活動。若在同一棲地的蛙類正好產卵,便成了福壽螺飽食的對象。此外,福壽螺怕冷,低於20℃時會潛入泥中過冬,到隔年春天再度活動,依據研究資料顯示,福壽螺的族群密度在每年5-7月最高,而這樣的活動周期與台灣大部分的狹口蛙類的繁殖季類似,也對蛙類族群數造成不小的威脅。
當柴棺龜遇到福壽螺
福壽螺野外的天敵種類並不多,但在偶然中林春富以及幾位研究人員發現,於野外採回實驗室的柴棺龜排遺中,發現許多福壽螺的完整口蓋。再經研究人員仔細計數,3隻柴棺龜的排遺中,發現有兩隻個體分別排出784個及57個福壽螺的完整口蓋,並含大量福壽螺破殼碎片及少數福壽螺的完整卵粒,該類食物佔排遺總體積的9成以上。
每隻福壽螺皆有一個口蓋,當軀體縮入殼中,用以封殼。因口蓋的成份類似碳酸鈣及角質不易消化、分解,並且具有韌性,因此,在柴棺龜取食福壽螺的過程中,口蓋幾近完整地保留下來。
由於這次發現柴棺龜的棲息地中,並沒有魚類及其他螺類存在,研究人員推測柴棺龜在沒得選擇下,只好選擇數量較多的福壽螺當作其蛋白質的來源。此外排遺中也發現尚具硬殼的福壽螺卵粒,顯示柴棺龜也會吃水面上的螺卵。
多樣性物種交織而成的複雜網絡 遇到干擾易復原
從這些發現,每種生物在食物鏈中都扮演著重要的地位,也可能抑制外來種族群。林春富表示,百萬年來,台灣的野生物種間早已因共域而彼此適應與演化,過程中雖有短暫地擾動,仍能相安無事。但如果人們刻意在短時間內大量地引進外來物種,可能會讓各生態系內的物種組成產生不同程度的重組。
林春富也說,生態系中交錯的食物鏈構築成食物網,越是複雜的網絡,在遇到干擾後也越能回復原本的穩定狀態。台灣屬於島嶼型的生態系,土地與空間原本就較為侷限,若面臨強勢的外來種入侵時,影響往往較大陸型的生態系更為深遠,有時甚至會走向不可回復的生態浩劫。因此維持本土生物的物種多樣性,不要任意引進外來物種,才能保護台灣這塊美麗島嶼的萬物。
原生物種力抗外來種 實力有待觀察
林春富是在研究狹口蛙科的生活史時,發現福壽螺掠食蛙卵的現象,由於狹口蛙科蛙卵漂浮在水上,很容易被覓食。此外,蛙卵的型態相對於蝌蚪、成蛙小,發育完成的時間也相對短,所以觀察的機會和紀錄相對的少。
平常在地上爬行、移動緩慢的烏龜,常被我們忽略其重要性。特生中心表示,目前台灣野生的柴棺龜族群並不大,主要棲息於低海拔區之池塘、湖泊、溝渠及水田,屬半水棲性淡水龜。柴棺龜屬於雜食性,除了蝦蟹、水生昆蟲、魚,也吃青菜和水果等。林春富推測,台灣原生龜有可能在食源不足的情況下選擇福壽螺做為蛋白質的來源。
柴棺龜(Mauremys mutica)又名黃喉擬水龜、黃龜、水龜,屬於龜鱉目(TESTUDINATA) 澤龜科(Emydidae)二級保育類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史丹吉氏小雨蛙Microhyla steinegeri,狹口蛙科 (Microhylidae),雖未列入保育類物種,但林春富表示,其野外族群分布地點與範圍相對於其他蛙類稀少,值得持續觀察與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