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國土復育與永續農業之共生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高山國土復育與永續農業之共生

2005年07月30日
作者:陳章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監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人類要永續,首先要是顧好肚子,意即「民以食為天」。一塊地可以養一群人,但是這塊地如果被毀掉,就永遠再也養不了人。地球環繞有地圈、氣圈、水圈及生物圈,這些結構之間有很多訊息流動著,稱之訊息圈;當人在綜合應用這些物質及信息,受到其本身文化的喜好,又形成了文化圈。這整體而言,就是大地觀。人之所以能在自然大地的孕育之下成長,是讀懂大地提供的很多生存之道的資訊,懂得使用大地資源才得以存活下來,而人類卻常常因使用過度而破壞了大地。而今也要從大自然中學習,人與大地才可共生。

當今論述台灣永續的議題中,農業永續與國土復育是必須要同時雙贏的。大地提供我們資源,也承接使用後的廢物,因此就環境而言,有兩個面向;從人類的角度,也有兩個面向,開發使用與保護保育。我們常用模式來探索雙贏的概念。一般而言,我們最常使用正義的天平,它其實有三個選項:開發、保育、平衡,這完全從人的角度思考,而忽略了環境,所以,用天平模式來探索雙贏、平衡是有缺失的。其次,「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鳥巢模式也可以讓我們知道,經濟發展是維繫在環境的鳥巢之完整性,環境壞了,經濟發展的蛋也會摔破;但這個模式也不是非常完備,因為鳥蛋並沒有對鳥巢做任何的破壞。第三個模式是母親和子宮中的胎兒,母親藉著子宮孕育胎兒,如果胎兒太大,母親會受到危害。子宮型的模式還頗符合於人類跟大地的關係,這種關係也和寄生蟲宿主間關係型頗為類似,寄生蟲會利用宿主的資源長大,繁衍下一代,雖不造成宿主的死亡,但會造成宿主的衰弱。最好的模式是互利共生,大自然有很多的好例子,可以供我們學習,但我們要先有全贏的理念,復育可說是共生的作為。

現在的經濟發展非常像癌細胞,在初期時無法察覺,等到有感覺時,已破壞到個體無法生存了。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大地而言是很嚴重的癌細胞,我們發現我們的國土已經有所損害,因此必須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殺死癌細胞,也就是現在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要有所更替;第二件事情要趕緊復育國土。復育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準則,即在國土不再流失、不再有水土難以保持的困境下,才能夠執行農業等等的經濟開發活動。

人和大地都是靠著太陽存活,太陽光經植物行成光合作用後可以被我們利用;植物可以是果樹。蔬菜之類的經濟作物,也可以是花、草、波斯菊及薰衣草等的景觀作物,更可以是森林、紅檜、扁柏等維護水源及生物多樣性的作物。我們如何擁有高冷的蔬菜、溫帶水果,維護食的需求又不破壞國土,甚至藉耕作技術反而恢復了國土?在耕種技巧上,例如福壽山農場的果園,果樹下遍植草被,割下來的草堆鋪在樹下變成堆肥,因而不會造成表土流失;茶株側邊也是密佈雜草,表土不裸露流失,修剪下來的茶枝蓋在地表上也做為堆肥。同樣地,在種高山蔬果的時候,如果能用短小的綠籬來防止表土的流失,則高冷蔬菜應該也可以在不破壞國土的情況下,繼續供應民眾所需。農民可以申請耕種高冷蔬菜,但是不能有水土流失或破壞的現象;一旦出現這些不良的操作行為,就嚴加懲罰並吊銷許可。我們會需要很多檢驗單位及志工,會增加很多付出,但是在防範環境國土流失及水質污染的措施中,受體本來就因地而異;因此,在國土復育的原理準則下,可以思考用末端管制的方式。

農業為我們提供食物,又有景觀之美,更可以從事大地的修護工作,甚至還可以藉休閒農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來教育大家與大地和協。在這樣多元的,前瞻性思維下,台灣的永續農業跟國土復育就有了共生的發展方向。

※本文同步刊登於第196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