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0日
摘錄自2012年2月20日自由時報台中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知名食品業者曾錯把大麥當燕麥,也有人把便宜大燕麥充當薏仁,顯示台灣民眾對麥缺乏認識,大雅區麥農張文炎協助農會,在寶興宮前農田,把7種麥種成蜿蜒的「小龍麥」,當作「麥學堂」。
「小龍麥」龍形以「台中1號」蕎麥(又稱為甜蕎)為主體,現在朵朵細小白色蕎麥花開,雪白龍身在田裡蜿蜒,龍身裡則種植杜蘭小麥、大麥、小燕麥、大燕麥;龍身前種有一片「台中選2號」小麥,附近還有台中2號韃靼蕎麥(又稱為苦蕎)。
張文炎說,麥不是台灣常見的作物,民眾乃至食品廠商都常用錯照片,他在打造「小龍麥」時,特地分不同時間重複播種,以便3月4日舉辦小麥文化節時,遊客一口氣可以看到抽穗、開花、變黃的不同生長狀況,現在杜蘭小麥、大麥、小燕麥、大燕麥尚未抽穗,看起來差不多,到小麥文化節時就會抽穗,穗狀不同,較易區別。
大雅區農會推廣股長何文科指出,大麥、小麥、燕麥乃至於水稻都是屬於禾本科植物,大麥、小麥為小麥屬,燕麥則屬於燕麥屬,蕎麥則屬於蓼科,和小麥不同科,小麥、大麥最簡易的區分法為:大麥芒長、小麥芒短;杜蘭小麥則為最硬質的小麥品種,高蛋白質及高筋度,成為做耐煮義大利麵材料。
何文科說,燕麥穗和小麥、大麥成串不同,穗向四周開散,分成許多小穗;蕎麥是一種雙子葉植物,種子呈三角狀卵形,去殼後可磨粉或整粒食用,葉子看起來像地瓜葉或野草,甜蕎開白色花,苦蕎花則十分細小,幾乎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