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台灣成了劇毒核廢料之島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台灣成了劇毒核廢料之島

2012年03月14日
作者:劉黎兒

蘭嶼核廢料,圖片取自公視我們的島「黃色罐頭與我」核廢料沒去處,雖然不是台灣才有的問題,但台灣至今處理核廢料的紀錄非常不良,加上即使號稱中階或低階的核廢料,其實也都不斷在造成輻射汙染,有的中階根本跟高階沒兩樣,站在旁邊幾分鐘就會致癌或致死的,因此沒有地方願意接受這些中低階核廢料。

長年以來,台電和原能會沒有好好處理核廢料,甚至容許高濃度輻射汙染的鋼筋、冷凝銅管、長期被曝器材等轉賣以及任意亂埋,而導致整個台灣嚴重的輻射汙染,至今沒解決。例如1992年爆出的民生別墅輻射屋事件,被原能會隱匿了6、7年,許多幼稚園小朋友及居民因此白白被曝多年,而其中已有小朋友因血癌死亡。

用了75噸輻射鋼筋的民生別墅,當時測到的輻射值,即使福島人也都會大吃一驚,自嘆不如。1980年3月,因為遷入的齒科裝了X光檢查室,才有輻射測量計發現那是輻射屋,齒科測到是每小時130微西弗,隔壁音響公司是每小時280微西弗,汙染程度驚人。日本強制福島核一廠40公里外的飯館村全村搬遷,是因為當地輻射值為八微西弗至十幾微西弗,被認為人無法居住。

這批輻射鋼筋,是從核一廠賣給欣榮鋼鐵的六百噸輻射鋼筋或機材等輻射廢鐵,重新加料生產為7千噸的鋼筋(同一時期全部約二萬噸)。已經稀釋成近1/12,又包在水泥牆裡,輻射值都還如此高,可見核一廠的輻射廢鐵,原始的劑量更是數倍或數十倍高,因此一口中階核廢料也可能快速殺人。但輻射是肉眼看不見的,若沒有測量計的數字顯示,即使人在高濃度輻射物質旁,也完全沒有感覺。

同樣在1992年,遭美國及國際原子能總署閉鎖的中山科學研究院核能研究所,亦即桃園縣龍潭鄉核研所,後來移轉給原能會,剩下含有鈾、氚的2千噸重砂偷偷埋在大漢溪河底,1993年砂石業者採掘後,將該批砂石賣給水泥業者,而且汙染了當時3百萬台北縣、桃園縣的自來水源。核研所至今也還有相當數量的核廢料,實質形同核廢料儲存廠。

這些從核電廠或核研所拆卸後的大量輻射鋼筋、輻射重砂、輻射水等,流到市場及溪河裡,變成鋼筋、水泥、水管、水龍頭、門把、鐵窗、鐵門、欄杆、人孔蓋,甚至在自來水裡,在我們週遭散布輻射汙染,台灣人「身在輻中不知輻」,不知道自己生活在高度輻射汙染的環境中。知情的原能會、台電等,必須全面公開資訊,才能讓如此悲慘的現在進行式成為過去式。

2011年9月,法國驚爆核電廠放射性廢棄物處理中心的金屬熔爐爆炸,因此才同時爆出台灣原來在核研所也有一個金屬熔爐,雖然原能會聲稱已多年不用,但究竟用了多久、幾年前停用,都沒有說明。中低階核廢料用「燒卻」方式削減容積雖然是迫不得已的做法,但要確保輻射物質不外洩非常困難,需要花費相當高的成本來加強過濾。過去的核研所或現在3座核電廠裡的減容中心,是否有做了足夠的防止外洩設備,令人懷疑。

「燒卻」是把輻射物質最直接傳送到人體內的方法,也因此日本才會對「燒」那麼敏感。京都的大文字燒祭典,只因要燒幾根災區來的可能超標的松木,就鬧了幾個月,結果還是沒燒,但台灣核電當局卻輕易燒中低階核廢料,令人渾身戰慄。

長年以來,核研所所內就可偵測到比環境輻射高數倍的輻射值,附近也有民家小朋友罹患甲狀腺癌,因果關係不言至明。這是第一線的核工研究者所為,可見完全沒有輻射生物學概念。

在核電廠或核研所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但其實工作人員也被曝嚴重,廢核也將是對核電廠或核研所工作人員的解脫。而且即使核電廠停機、廢爐,都需要專業人才堅守到最後,才不會造成新的輻射汙染,收拾善後、復原環境,對社會和大眾是更有意義的重大使命。

即使不發生核災,台灣核電廠甚至核研所,都不斷在放出低劑量輻射物質。3座核電廠每年會產生1萬5千桶(每桶55加侖)的中低階核廢料,3座廠平均運轉30年了(分別為32年、30年、27年),現在約45萬桶,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即使是中低階核廢料,也要2百、3百年才能遞減毒性,而核電當局至今還曾把近乎高階的核廢料混入其中,恐怖之至。

目前台電將中低階核廢料暫時貯存於蘭嶼及3座核電廠內的臨時倉庫,但因數量與年俱增,各處都已爆滿,逼使台電必須尋求最終的處置辦法,目前選定台東縣達仁鄉與金門縣烏坵鄉,作為低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候選場址,但當地居民公投是否能通過令人懷疑,這種老把核廢料塞給原住民或偏遠鄉鎮的做法,早該劃上句點了。

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

作者:劉黎兒

出版:先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30日

定價:29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