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魚翅 赫見瀕危紅肉ㄚ髻鮫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市售魚翅 赫見瀕危紅肉ㄚ髻鮫

2012年06月04日
摘錄自2012年6月3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漁業署首次以DNA檢測159件市售魚翅的鯊魚種類,成功檢出DNA有89件,其中檢出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危的紅肉丫髻鮫,不過,漁業署副署長蔡日耀表示,目前僅大西洋禁捕,太平洋、印度洋並沒有禁止。

根據檢測結果,水鯊共檢出43件,佔近五成;此外,也檢出灰鯖鮫、深海狐鮫、紅肉丫髻鮫等,沒有檢測到被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保育的大白鯊、象鯊及鯨鯊等。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強調,魚翅不僅沒有營養價值,還要擔心重金屬污染,實在不鼓勵吃食。IUCN將紅肉丫髻鮫被列為瀕危,漁業署應逐步公告禁捕。

蔡日耀表示,漁業署四月起已推動「鰭不離身」政策,優先管理漁獲物以冰鮮保存的漁船,違反規定可處三萬到十五萬元的罰鍰,還可能撤銷漁業執照,實施至今已有一艘漁船違法受罰,並遭扣照一個月。此外,進口魚翅六月開始也要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