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科技 同護溼地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衛星科技 同護溼地

2012年07月25日
本報2012年7月25日綜合外電報導,張志堯編譯,謝懿安審校

溼地是生物多樣性的天堂,同時在生態、水系、和經濟上具有重要價值。然而,人們的濫用會對溼地造成破壞性的結果。現在,衛星資料可用來協助溼地的保育以及管理。

圖片來源:歐洲太空總署

例如,在約旦中東部的沙漠地帶,阿茲拉克綠洲(Azraq oasis)是該區唯一的永久淡水水源區,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並為首都暨第一大城安曼(Anman),提供超過1/4人口的飲用水來源。在歷史上,因為是水源區的關係,阿茲拉克成為主要的沙漠驛站,並促進該地區的貿易發展。它同時也是候鳥在非洲-歐亞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留區。

然而,為取得農業用水而導致超抽綠洲的水源以及非法鑿井,過去50年來,阿茲拉克綠洲水位逐年下降,溼地的水源遭到耗盡。

水位明顯下降始於1981年,在1993年達水位警戒線,迫使許多候鳥因而遷徙至他處。此情形促使溼地保護計畫於1994年展開,致力於拯救溼地及提高水位。

為了呈現阿茲拉克溼地復育進度,以及監測全球其他濕地情形,利用地球觀測衛星,鉅細靡遺地紀錄觀測區的水源、溼地、和人工地表的情形。

本月中旬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的「拉姆薩公約」第11次締約方會議中(COP 11),對於濕地保護和永續利用在國際合作上如何進一步推展,成為關注焦點。

溼地是生物多樣性的天堂,同時也為無數的野生動物,如候鳥,提供棲息地,其具備的生態價值無法衡量。

在水文方面,溼地透過排水功能扮演自然水壩的角色,在雨季及乾旱時期調節水量。

近年來,結合新興地理空間分析的地球觀測衛星運用,已被證明是一個重要工具和獨特的信息來源,用以支援環境團體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包括濕地的保護和管理。

拉姆薩計劃的一部分,就是發展全球濕地觀測系統(Global Wetlands Observing System, GWOS),使得溼地數據與資訊更能被取得,並分享全球濕地變遷的情形。

據此,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ESA)執行全球溼地第二專案,作為GWOS的先驅計畫,並以南地中海盆地(southern Mediterranean basin)為試辦地。

這項計畫的主要目標是開發一套軟體系統(或稱之為「技術套件」),可以開放所有拉姆薩濕地公約的會員透過衛星影像,來評估與觀測會員國內的溼地情況。

藉由這項計畫已出版超過2000張與溼地相關的地圖,記錄共200個左右的溼地與週邊地區,觀測範圍涵括南地中海盆地,並沿伸至摩洛哥與敘利亞。

全球溼地第二專案的衛星觀測軟體和資料庫已經安裝在計畫內10個國家之中的5個境內。另外,專門的培訓課程也在約旦(與利比亞和黎巴嫩共同合作)、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設立。

在COP11期間,歐洲太空總署舉辦了一個會外活動,來介紹GW-II 的軟體與相關產品。並展示這些產品如何由主持地中海溼地觀測台的Tour du Valat溼地研究中心擴大應用在其他地中海盆地的溼地上。

參與這個會外活動的人士肯定歐洲太空總署的投入與資源,對於拉姆薩濕地公約的效益,包含提升與展示地球觀測技術,以及致力開發相關技術套件給所有會員國使用。

※ 同步刊載於台灣溼地網;參考資料:歐洲環境總署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