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溪中毒如「火星」 踢爆一年多還是滿目瘡痍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大肚溪中毒如「火星」 踢爆一年多還是滿目瘡痍

2012年09月14日
本報2012年9月1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江佩津報導

位於彰化縣伸港鄉的大肚溪(又名烏溪),去年經環保團體踢爆滿是違法偷倒的事業廢棄物,政府允諾處理過後至今已超過一年多,環團日前回到現場調查,發現台61線附近的河畔仍是滿目瘡痍,直呼「以為來到了火星的地表!」

9月10日污染現場,宛如火星地表(吳仁邦攝)

2011年2月25日,彰化環盟舉報在河床上發現大量事業廢棄物,其中多屬建築廢棄物、煉鋼業廢爐渣,以及大量集塵有害廢棄物(集塵灰),約有892公噸。

因所屬位置會受漲退潮影響,污染物極有可能因此造成更大面積的流佈,在環保署中區環境督察大隊接到檢舉隔日,便與彰化環盟至現場勘查,並進行了三次取樣、污染調查。採樣結果顯示其戴奧辛含量超過2,000皮克(pg,在台灣管制標準為1000皮克,1 ng = 1,000 pg),已經遠高於管制的標準;同時集塵灰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其中以鉛、鋅含量最多,鋅甚至達到200,000 ppm。

距今約一年前,透過環保團體北上召開記者會,政府才開始對此污染狀況進行緊急處理。自去年2月污染通報開始,9月開始進行緊急處理;中華醫事學院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表示,7月適逢洪患,已經將河床上的廢棄物掩埋至泥灘地中,直到今年9月屆滿一年,當地河床上依舊佈有大量廢棄物,環保署行緊急處理之餘仍應確定是否將污染物清乾淨,且進一步調查是否有其他未發現的污染,應當進行全面的污染流佈調查。

透過台南社大研究員吳仁邦以及彰化環盟總幹事施月英等人於今年9月10日,再次到現場探查,發現河床上依舊遍布大量事業廢棄物,原本的河口泥灘地應具有豐富的溼地生態,但如今卻如同「火星」表面一般毫無生機。

吳仁邦表示,先前行公文至負責「烏溪西濱快速道路橋下約892公噸(爐渣與造粒集塵灰)有害廢棄物清理計畫」的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局詢問緊急處理進度,公文回覆將於9月19日前清理完畢。

台17濱海公路大肚溪橋下的暫置區(吳仁邦攝)緊急處理的過程,是將原本會受潮汐影響的廢棄物,移至台17濱海公路大肚溪橋下用帆布遮蓋,再分批運送至最終掩埋點(位於高雄)處理,一天一車次,共有三台車輪流進行。第三河川局管理課課長曾財益表示,事業廢棄物的管制並不屬河川局業務,因此辦理清理計畫的預算會排擠到原本治水防洪業務的預算,廢棄物問題應由源頭管制,而不應致使污染發生,負擔將是由土地來承擔。

一年過去,原本豐富的溼地生態已受到破壞,溼地景觀已不復見,應有的水鳥、潮間帶生物相也因此全然改變,對生態系造成了極大的負擔,而清理計畫仍在進行中,毒物對於河川、土地的污染,又豈是一時半刻之間就能夠弭平的?更遑論隨著雨水沖刷、經由環境流佈,進而進入食物鏈,也將會對於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暴露在可能的毒害風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