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水圳與藝術的來義部落 對岸人士著迷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融合水圳與藝術的來義部落 對岸人士著迷

2012年11月13日
本報2012年11月13日屏東訊,鄭鈺琳報導

從土地出發,結合生態圳道與傳統藝術的原住民部落,究竟可以多有魅力?中國訪台環保交流團12日拜訪屏東縣來義鄉喜樂發發吾社區,讚歎部落水圳與藝術相融的文化豐富性,並與來義國小學童在社區濕地共同植下充滿生命力的腎蕨,也種下排灣文化重建的未來希望。

二鋒圳的清澈水源是眾人共同守護的成果 中國環保人士劉永龍與排灣族小朋友共同栽植腎蕨,延續原民文化

共植部落重建的希望綠意

來義鄉的喜樂發發吾社區,歷經八八風災的摧殘後,在重建道路上逐漸踏穩腳步,也重新思考部落的生態文化價值。在萬通公益基金會與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協助下,今年藉由濕地與圳道的水空間再造工作,企圖告訴大家原鄉文化的價值。

巴扎資夫岸濕地位於喜樂發發吾社區的入口,曾經是陰森潮溼的沼澤,過去曾有族人在此受傷致死,一直是部落中的禁地。人為干擾減少讓這裡成為水生動、植物的天堂,卻因為風災受到毀損。

12日的濕地再造工作,讓來義國小學童與來自中國進行工作假期的環保工作者一起為濕地栽植腎蕨。這種排灣族的民俗植物,不僅可編成歡迎頭飾,也有助於恢復蜻蜓的棲地,其飽含水分的地下球莖還是獵人打獵時的救命水。

在工作假期中看見傳統文化的價值

開工前祭師帶領敬告祖靈開工前進行傳統的祈福儀式,由祭師唱歌報信告知vuvu(祖靈)即將開工,並由各參與人員代表向vuvu敬酒。中國從事環保工作的夥伴與來義國小小朋友共同協力將腎蕨種下,過程莊嚴歡樂。此外,部落工班也帶領這群對岸的環保夥伴,協助社區以傳統石器工法進行砌石工作。這些活動都讓訪台的中國環保人士認識到原住民傳統文化對待土地的謙卑態度。

也在廈門鱷魚嶼進行生態復育工作假期的林大聲認為,工作假期能與當地文化結合非常好,現在許多傳統文化都快速消失,透過志願者服務對保留文化、技藝是有幫助的。

部落守護家園水 還二鋒圳以清澈

二鋒圳的清澈水源是眾人共同守護的成果「好乾淨的水!」清澈見底的流水是這群大陸友人對二鋒圳的第一印象,忍不住誘惑,脫下鞋襪跳入水中,享受工作完後的清涼。而這樣潔淨的親水空間,是部落工班自力營造的成果。

二鋒圳,是近90年前日本政府為灌溉所需引來義溪地下伏流建造而成的水圳,也是受到公告的文化景觀。過去圳道的修築,曾有來義排灣族人的貢獻,而現在的二鋒圳,更是喜樂發發吾社區眾多家戶的飲用水源,與部落關係密不可分。

但過去部落汙水直接排入二鋒圳中,水源污染一直是個困擾,因此部落在今年自力營造進行改善,將汙水改道暗渠統一處理,並增加社區需求的親水空間,不僅還給二鋒圳乾淨的水域,更為部落小朋友增加了一個開心戲水休憩的地方。

蘊含傳統文化的部落重建工作

喜樂發發吾社區所在位於大丹林族人來此山坡耕地時的上坡處,因此地名有「一直向上」之意;而「巴扎資夫岸」濕地,在排灣語裡為「湧泉之地」,都是原住民語言中有意義的名字。但並非所有人都知道背後的文化涵意。「這就是迫切需要文化重建的原因,文化斷層實在太嚴重了。」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總幹事吳儷嬅說。

生態旅遊讓部落精緻的傳統手藝得以延續 中國志工學習傳統石器功法協助社區

舊地名裡的生存密碼

「部落舊地名隱藏著老祖先留傳下來的生存密碼。」擔任來義鄉生活重建中心督導的周克任表示,原住民的舊地名通常都有特殊涵義,過去部落在遷村以前,頭目要花上10年的時間觀察土壤、地理、水文和微氣候,而這些自古以來的生態地理資訊系統,都化成生存密碼寫在舊地名裡,世世代代傳承下來。

因此,原住民災區的重建工作,應該恢復過去原住民管理山林的法則,包括生態的與文化的,延續祖先順服山林的智慧,才能讓重建完整,不至失根。

傳統文化新創意  看見部落前景

生態旅遊讓部落精緻的傳統手藝得以延續目前喜樂發發吾社區在萬通公益基金會的協助下,發展的生態文化旅遊,提供導覽解說、特色餐飲和石板屋體驗住宿,還有皮雕、琉璃珠串、月桃編織品等創意產品。源於排灣族起源的百步蛇傳說所設計的「給你百步(擺佈)」編織手環讓來自對岸的夥深感傳統文化翻轉的創意趣味,同時也為其精湛手藝和作品深深吸引。

從事環保手工創作與自然教育的盛江華說:「路上看到部落媽媽正在用漆包線做背包拉環,覺得特別好,特別精緻,忍不住買了一個,也讓我有了很多回去以後創作的想法。」同時,同行的齊洋更搶先一步買到社區理事長巧手做成的皮雕筆記本,讓所有人羨慕不已。

兩岸環保NGO的交流,以具體行動證實了部落的傳統手藝,的確有機會藉由用心設計的文化生態旅遊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