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活動衝擊水源 印度庫拉溼地候鳥逐漸消失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農漁活動衝擊水源 印度庫拉溼地候鳥逐漸消失

2013年05月23日
本報2013年5月23日綜合外電報導,蘇瑋佳編譯,鄭鈺琳審校

印度Kurra溼地(節錄自http://www.tripadvisor.ie)大鷸、斑頭雁、灰腳雁、蓑羽鶴、灰鶴、燕鷗、海鷗、紅冠磯鳧和栗樹鴨,這些是曾在印度邁恩普里區庫拉溼地記錄過62種候鳥的其中幾種,現在為數非常稀少。

過去,列名印度重要鳥類棲地名錄的庫拉溼地曾見證大群候鳥的遷徙,特別是冬季,「但在本地漁業之外,農業和Baheliya(印度教種姓之一)社區也大規模地進入本區,候鳥種類就急遽減少。」關心野生物種的Ajay Chauhan說。

主要的威脅之一是溼地的水源被引作漁業和農業之用。「溼地生態取決於魚類,牠們在幼年期仰賴蜉蝣生物為食,隨著年紀和體型增長,會開始捕食其他物種;如果魚類消失,許多以魚類為食的鳥類便會隨之消失,在溼地的其他部分及本區其他水體也有幾乎一樣的狀況。」自然保育協會秘書Rajiv Chauhan說。

該城的愛鳥人士Praveen Chopra同意他的說法,「每種候鳥的數量銳減都是因為棲地流失所造成,尤其是溼地和水生生態系,而棲地的流失則肇因於漁業和農業的使用。」

國立昌巴爾河保護區的森林保育代表Sujoy Banerjee提及候鳥的消失主要和污染、作物型態改變及棲地流失有關。他指出,造訪昌巴爾河的斑頭雁、灰腳雁、燕鷗、海鷗、紅冠磯鳧及栗樹鴨等數量,在近幾十年裡大幅下降,早年一次可以看到2萬5,000至3萬隻候鳥,現在只有1,000到2,000隻。

當地人在過去10年中也見證了重大的變化,「有些鳥已經消失了,有些則在遷徙途中受困於盜獵者或Baheliya社區居民的陷阱。」村民Ganpati說。

埃塔瓦區共有9處溼地,而鄰近的邁恩普里區大約有12處。

根據聯合國環境計畫署的資料,以東亞-澳洲為路線的遷徙性水鳥,分布於俄羅斯到紐西蘭等22個國家之間,其數量急遽減少,可說是地球上受威脅最嚴重的候鳥。政府也於4月間在下議院提出一份報告,提出飛抵印度的候鳥數量銳減是由於棲地流失及溼地的破壞和污染;報告更進一步指出,溼地的破壞和污染應歸責於過度耗竭的農漁產業,以及遷徙途徑上的不當獵捕、農藥和化肥。

候鳥飛經跨喜馬拉亞山區的西藏、中亞、俄羅斯及西伯利亞等地,來到庫拉溼地。在5月11至12日那個週末,超過65個國家一起慶祝世界候鳥日,包括國際鳥盟在世界各地-從巴拉圭、黎巴嫩到中國-舉辦的活動。

※ 同步刊載於台灣溼地網 http://wetland.e-info.org.tw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