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觀光搶走野生動物水源 志工作生態池補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溫泉觀光搶走野生動物水源 志工作生態池補償

2013年05月27日
本報2013年5月27日新北訊,張玉梅、林琳報導

炎炎夏日,烏來是露營、野餐、消暑的最佳去處;冷風刺骨的冬天,烏來的溫泉更是能讓遊客們驅走一身寒意的最佳選擇。但你知道?當地的野生動物,正因人類而面臨生存威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和台灣天柏嵐合作,25日與50位志工前往烏來,協助當地部落將梯田轉型成生態池,為當地生物打造一個修身養息的溼地天堂!

即便汗流浹背,大家臉上還是洋溢大大的微笑!

環山圍繞的烏來,一直是許多觀光客假日休閒的好去處。不過環境教育講師廖鎮洲說明,目前嚴重「觀光化」的烏來,其實潛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問題,其中「缺水」問題,更應該被正視。為了因應觀光客泡湯、遊憩及民生等需求,大量將地表逕流直接導入管線的作法,讓該地區的生態用水變得十分匱乏,山林間的動物無力和人類搶水,生存空間不斷的被擠壓。

這些都是要種下去的樹苗為了提供山林的動物、昆蟲們一個生長空間,這次志工們分為三組將水田改造成生態池。一組負責清除強勢的外來種粉綠狐尾藻、象耳澤瀉;另一組則在一畦一畦的水田中來回踩踏,建立「牛踏層」,讓底層土壤夯實,不易滲水;最後一組志工則是種植有利當地蝶類食用的原生植物,如台灣馬兜鈴、歐蔓、冇(ㄇㄡˇ)骨消等。

透過此次的活動,不僅為動物營造棲息地,同時,讓志工了解泰雅旱作植物如馬告(山胡椒)、食茱萸(紅刺蔥)的使用及好處,透過認識與了解,支持泰雅族旱作植物的使用。

志工鄭淑玲表示,很高興第一次來到烏來是以志工的身分前來,有別於觀光客,只是走走老街、泡溫泉和坐纜車。志工周佐于則思考,認識到的旱作植物(馬告、食茱萸),是否能用來減少農業用水及替代高山蔬菜,使住民經濟來源無虞?

清除外來種的志工,努力細心分工移除一整池(9平方公尺)的外來種植物。其中,負責搬運外來種的志工須定點接力搬運植物,移到距池畔十幾公尺外的水泥鋪面上曝曬。另一群志工須細心地用水浸泡,清除附著在外來種植物的小生命(昆蟲、青蛙卵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再微小的生命,都應該有第二次生存的機會!」

負責外來種組的志工黃雅如分享,她喜歡和大家分工合作,把任務完成的過程。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外來種只是小菜一蝶,我們一定會清光光 志工王湘白將盤根錯節、堆積如山的粉綠狐尾草,大學生黃雅如在一旁接力,準備將其拿去曝曬。

早期農民為了夯實水田的泥土,會讓黃牛浸在水田不停走動,讓池子底層的泥巴踩成泥漿,以避免滲水。這次活動中,以人力取代牛,讓志工體驗來回在水田中進行踩踏的工作。志工吳文婍打趣的說,參與牛踏層建立的過程,突然覺得當「牛」好辛苦!

有別於現代人習慣在底層舖塑膠布的簡易作法,生態池堅守傳統農業技法,志工必須在烈日下勤奮地賣力工作,個個汗流浹背。不過大家也懂得苦中作樂,甚至玩起泥巴。志工高紋婷將泥漿敷在女兒曾榆媗的手臂上,像美容專家般跟大家介紹,這樣具有冰鎮消暑、養顏美容的效果。

為了協助建立在地更完整的生態,蝴蝶生態專家李惠永也帶領志工種植3種原生的蝴蝶食草,包括台灣馬兜鈴、歐蔓、冇(ㄇㄡˇ)骨消共450株,以吸引蝴蝶食用。志工劉益志表示,原來小小的台灣馬兜鈴就能讓蝴蝶回來。台灣天柏嵐行銷經理龔小文則感性地說,「大自然真的很奧妙!每個植物在大自然扮演的角色都不盡相同。」

當天的行程,不僅讓志工攜手營造一個友善的生態圈外,也讓每位志工意識到「遊憩選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身為一個負責任的地球公民,應該更審慎的決定自己每一個行為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