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檸檬鯊 東沙環礁保育新亮點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害羞檸檬鯊 東沙環礁保育新亮點

2013年06月19日
本報2013年6月19日東沙訊,詹嘉紋報導

台灣鯊魚研究過去多以本島附近海域為主,對其他海域幾乎一無所知,記者這次來到東沙島,隨行採訪在東沙環礁進行多次調查的研究團隊,為您揭開「檸檬鯊 」的生態調查過程。此地生態資源是否得以回復,檸檬鯊族群的存在或許能成為一個很好的觀察指標。也因過去尚無專門研究,這個調查計畫的多項發現讓檸檬鯊浮上檯面,成為東沙環礁的新焦點。

有標記的檸檬鯊。陳餘鋆提供。

在好萊塢電影中,窮凶惡極,擁有森森利齒的鯊魚,成了威脅人類生存的惡夢,也因如此,大部分人對鯊魚也懷著一份懼怕,甚至認為需除之而後快。但你知道嗎?鯊魚可能是很害羞、怕人的,而這種現象在檸檬鯊(lemon shark)身上尤其明顯。在東沙環礁進行多次調查,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系副教授陳餘鋆說,「基本上,檸檬鯊非常害羞,只要一看到人,就會迅速離去。」

過去台灣的鯊魚研究,集中在本島周邊海域種類為主,對出沒於東沙環礁附近的檸檬鯊,幾乎是一無所知。而東沙環礁因多年中國、台灣、港澳及鄰近漁船非法濫捕或使用不當漁法,棲地環境嚴重破壞。2007年劃設為海洋國家公園後,環境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生態資源得以回復,而檸檬鯊族群的存在是很好的觀察指標。

因過去無專門研究,這項由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中心教授王建平所主持的調查計畫,證明了國家公園的保育成效,也讓檸檬鯊一躍成為東沙環礁的新焦點。

哪裡有檸檬鯊?

屬於「真鯊科」的檸檬鯊,可分為大西洋海域的短吻檸檬鯊(N、brevirostris),以及印度-太平洋海域的尖齒檸檬鯊(Negaprion acutidens)兩個種,在東沙環礁附近出沒的則是尖齒檸檬鯊,也是研究團隊調查的主要對象。

其擁有灰黃體色(也是俗名由來),頭部寬寬扁扁,身體粗大,兩側長有小小眼睛,與短吻檸檬鯊最大的區別在於尖尖的牙齒,以及「犁型」的背鰭、胸鰭和腹鰭,因此也有人稱牠為「犁鰭檸檬鯊」。

尖齒檸檬鯊的分布區域(Rüppell, 1837)根據沈世傑1993年的研究指出,其主要分布範圍在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與非洲東岸,東至馬歇爾群島及大溪地,南至新幾內亞、北澳海域,北至日本及台灣東沙海域。

調查Day and Night  建立基礎資料

為了擬定保育或相關政策,必須先瞭解東沙周邊海域檸檬鯊的行為模式、活動熱區、時空分布及棲地,並建立檸檬鯊之遷徙、活動棲地、洄游等生物學基礎資料。

因此研究團隊每季固定上島進行調查,於島北、島北、島南、島東、潟湖與潟湖口設立五個調查樣區,採用漁具誘導入網,捕捉鯊魚,早中晚各需到樣區收網,若網內有鯊魚,會予以標記(tagging)後釋放。而為了確認上標後,鯊魚能夠適應,團隊還曾以圈養方式,觀察其行為;另一方面則輔以潛水目測法,調查樣區內的族群數量。

被誘捕進籠的檸檬鯊。陳餘鋆攝。 團隊先以圈養方式,確認鯊魚上標後能夠適應。簡毓群攝。

穩定的族群數量

至今共進行7次作業,累計標放117隻檸檬鯊。陳餘鋆指出,根據目前標放狀況,可粗略推估族群量應有300~400隻以上。

由於捕獲、標放的多為60公分~1公尺左右之體型之幼鯊,研究團隊推估東沙是檸檬鯊繁殖地之一,而4~6月可能為繁殖期,這時,母鯊會從較深的海域到較淺的紅樹林,內灣以及河口附近生產,一胎約可產下1~13尾幼鯊。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尖齒檸檬鯊很少進行長距離的游動,幼年到青少年這段時間皆以短距離迴游方式棲息於潮間帶。紀錄顯示,7歲150公分以上的檸檬鯊就會往較深水域棲息,體長達225-245公分以上的成熟個體,則會以中距離迴游之方式,在島嶼與大陸沿岸區的中水層或底層活動。

基因多樣性高

標記檸檬鯊時,也會取下一小塊(2X2公分)的尾鰭組織,裝入樣本瓶後,帶回實驗室進行DNA鑑定。

而分析結果顯示,尖齒檸檬鯊由於洄游距離短(成鯊約50公里),雖與他處族群仍有交換,但比例極低,個體間的遺傳多樣性高,不因僅活動於東沙區域而使得族群的基因趨向單一。至於是否出現基因隔離的演化現象,則尚待確切科學證據支持,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取尾鰭組織,驗DNA。詹嘉紋攝。 保存了鯊魚組織的瓶子。詹嘉紋攝。

人類食用導致捕撈壓力  族群快速下降中

由於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厚皮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具備高經濟價值;加上繁殖率較低,移動速率慢,其族群數量正受到嚴重威脅。

檸檬鯊是延繩釣漁業目標,或遠洋和刺網漁業的副漁獲物。而印度洋與東南亞魚肉、魚翅料理與肝油等食品加工的需求,都導致該區尖齒檸檬鯊數量快速下降。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已將其保育等級訂為易受威脅物種 (VU,vulnerable)。

得天獨厚的東沙環礁。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對此,陳餘鋆認為,相對於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的狀況,東沙環礁公園得天獨厚的海草床、珊瑚礁台、潟湖等多類型棲地,提供了尖齒檸檬鯊穩定成長的庇護所,雖然國家公園範圍外還是遭受來自中國、菲律賓、越南等地漁船的非法捕撈壓力,但若能持續規劃、研究檸檬鯊的各項生物資訊,並建立保育機制,對於強化生態平衡和永續經營仍有其積極意義。

【延伸閱讀】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詹嘉紋

可能帶有天王星人血統,對地球人感到既好奇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