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第一次到吳哥窟旅遊的時候,導遊跟我們說這六天的旅遊不只是歷史文化之旅,也是一個養生之旅,因為這六天我們吃的東西保證都沒有農藥跟食品添加物,所以這六天保證讓大家心靈滿足身體健康,何解呢?因為吳哥窟很貧窮,那裡的農民買不起農藥養,豬戶買不起抗生素,所以保證是無毒無農藥!
民以食為天的不敗市場?
一年前,某台灣知名飯店宣布要以20億,投入台灣的麵包市場,搶食這幾年台灣興起的麵包瘋,其實這一類的新聞,隨著:一、台灣其他產業的競爭力衰退,二、這幾年各大餐飲集團的亮麗上市,餐飲食品的現金流量,民以食為天的不敗市場,加上相對於製造業漂亮的獲利,造成大家忽然關注了這一塊。一時之間,各方資源蜂擁而至,從餐飲觀光科系到上市公司集團、股市聞人、明星等紛紛搶食,好像台灣未來就是靠食品跟餐飲來一決生死了!
事實上呢?
實際獲利大不如前
事實上是,這幾年餐飲的獲利從十年前我開餐廳的38%稅前淨利,到現在大約是15%,剩下不到一半。事實上是大家的產品越來越像,越來越分不出來特色,也越來越沒創意(夜市那種只能賣半年的創意小吃其實真的不算是創意,產品生命週期才不到一年,除了當小吃賣如果拿來開餐廳投資還沒回本就被淘汰了。)
當然很久以前台灣的餐飲業就一直有個問題:沒創意,一窩蜂地跟抄,所以我們可以先來看看獲利的部分(這個也攸關了我們從業人員的薪水啊)。
這幾年,一方面因為中國大陸消費市場的提升,所以全世界採購原物料,造成原物料上漲(根據世界糧食組織的調查,如果中國的人均收入再漲一倍,地球的糧食就會枯竭了,天啊!中國人要吃垮地球了!)另一方面還有店租、水電費的上漲,造成店家的整體營業成本提升,更重要的是--各大餐飲集團或者是財團組成的餐飲集團進入市場,帶來了競爭門檻以及獲利的壓迫,怎麼說呢?
一般來說,一家餐廳的成本大約是:物料40%、人力25%、房租10%、水電雜支5%、設備攤提5%,稅前的淨利大約是15%。
這已經是近年餐廳經營的成本與利潤結構(當然這已經比十年前差了非常多),這個獲利勉強還可以讓想靠餐廳創業的人有一點點希望,如果以一家小餐廳一個月營收約100萬來說,還可以賺個15萬,加上老闆自己的薪水可能還有個20萬,還算過得去。
財團來了
可是如果你開的牛肉麵店或是豬排飯旁邊忽然來了一家有財團背景的餐廳,那一切都不一樣了。
對於財團來說,15%的獲利太好了,他可以不用賺這麼多,10%就可以了;對財團來說,開每家店的錢都可以跟銀行拿,利息還非常低,投資設備可以分五年攤提,可以大量進貨有採購優勢,一來一往之間會比一邊的小店家多出將近15%的空間,這表示他可以定一個小店家做會賠錢的價格來拚市場,甚至可以賠個兩年三年、兩億三億,來搶市場佔有率。
當有人投入20億來做麵包,是台灣麵包市場的生機還是死亡呢?當我們因為吳寶春而注意到麵包市場的時候,其實台灣已經沒機會再出現第二個吳寶春了,因為連鎖店的進入,小餐廳的競爭力將瞬間被抹平,當餐廳不再如十多年前,是個能讓年輕人圓夢、讓中年失業者再創第二春的機會(我自己在十多年前以現金卡刷150萬創業,最好的時候營收達到3億,但是現在150萬大概連開飲料店都做不到),台灣將失去一個多元而具創造力的餐飲市場,我們將看到滿滿的連鎖品牌跟連鎖店,大家吃的東西都差不多。
當然裝潢都很美(因為有錢啊),當然行銷跟產品看起來也都很美,但是台灣餐飲的真正精神與美味將消失。
誰在用添加物? 誰支持廉價勞力?
是誰在用添加物呢?是誰在用高湯粉?是誰需要想辦法,讓品質相同東西不會壞,當然是那些要應付數十家店口味都一樣的連鎖餐廳。
是誰需要壓低員工薪水價錢呢?當然也是連鎖餐廳,因為如果25k就可以請到員工,他何必要花30k?
是誰在支持這些連鎖餐廳呢?是我們消費者自己!
當我們開心地衝去新開的連鎖餐廳集團用餐打卡的時候,其實我們在支持他們用低價的勞工跟食品添加物,我們也同時放棄了讓台灣餐飲更多元的機會。
消費者是最大的力量
美食與餐飲是台灣目前與未來少數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這也是多年來,因為我們這塊土地上的人比對岸中國人更早享受與接觸到世界文化、保留了更多傳統華人文化,數十年累積下來的軟實力。
當我們面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時候,消費者絕對是最大的力量,而當我們更注意環保與食品安全、更支持用心的小店家,那台灣的食品與餐飲才能保持多元文化,而不是一堆的連鎖店給我們吃一堆看起來好看、其實味道貧乏的食物。
如果有一天,台灣出現一家全世界最大賣肉圓的餐廳,每家分店的肉圓都一個樣子,而且因為價格便宜,所以打的全台灣的肉圓只剩那一家,天啊!這是什麼樣子?
不可能嗎?看看漢堡、看看披薩吧!
至於食品安全?當衛生機關檢查完義美之後,是不是應該去看看那個更不受規範的連鎖餐廳中央廚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