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水共存 成龍溼地重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與水共存 成龍溼地重生

2013年09月30日
摘錄自2013年9月30日中時電子報雲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在27年前,韋恩、艾貝颱風以驚人的雨量,淹沒了成龍村附近的稻田、魚塭,奪走了村民的未來;4年前,觀樹基金會執行長洪粹然來到成龍村,率領基金會伙伴們開辦「成龍溼地三代班」、「國際環境藝術季」、「魚塭大改造」等計畫,與村民們一起學習如何與水共存,重建新家園。

全台眾多溼地中,雲林口湖鄉成龍溼地與眾不同的是,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等因素而形成。觀樹基金會受林務局委託進駐,展開一系列活動,今年6月甫獲頒第一屆國家環境教育獎。

成龍溼地如今是許多候鳥的新天堂樂園,諸如高蹺(行鳥)、黑翅鳶、琵嘴鴨等120多種,並成為電影《候鳥來的季節》主要拍攝地點。

2010年起,觀樹基金會一連舉辦了4屆的「國際環境藝術計畫」,希望透過藝術家的眼睛,帶著居民發現這片溼地之美。今年來自義大利、荷蘭、德國、美國和台灣的藝術家利用當地的素材,完成了許多美麗的創作。

許多人以為,地層下陷是養殖漁業超抽地下水所造成。洪粹然指出,「實際上,附近的農業、工業和養豬戶長年抽取地下水,地層下陷不全然是養殖漁業惹的禍。」當地村民養殖模式多為文蛤、白蝦、虱目魚混養,已具有生態養殖的概念;虱目魚可以吃掉水中藻類,蝦子會吃掉魚的排洩物與殘留飼料,形成一個良性生態循環。

基金會已委託學者專家,實驗不抽取地下水的養殖模式,希望未來能帶動社區建立共同品牌。「環境教育不只是談環保,還包括人文、生態、產業發展,三者環環相扣。」洪粹然說,「我們希望證明給漁民看,以海水養殖的白蝦,肉質比淡水蝦有彈性,不必抽地下水,這樣可以減緩地層下陷的惡化。」

黃昏時刻,走訪成龍溼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鹹味,許多水鳥低頭覓食,10月候鳥們即將來報到了!未來,成龍溼地的生態養殖若有突破性進展,將可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創造人與環境共存的產業,協助成龍村的居民重建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