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嘸魚的海洋(下) | 環境資訊中心

討嘸魚的海洋(下)

2013年10月29日
作者:牧鄉

※編按:科學家曾提及,若現今海洋生態的破壞及濫捕情形再不改善,人類在2048年後將無魚可吃上禮拜我們已經知道,最能深刻體會漁獲減少問題,不外乎長年捕魚的漁民。於是人類增加了更先進的捕魚設備、航行到更遠的海洋、雷達探測更深的海底,但是漁獲成本依舊入不敷出,漁民也依然沒有好日子過。面對日益減少的漁獲應該如何挽救,讓我們接著了解。

過漁 不是漁民應負的責任

問船長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海裡的魚愈來愈少?有人直指環境污染,也有人認為和氣候變遷脫不了關係,甚至有人抱怨海豚吃掉太多魚!不過若是再繼續追根究柢,大家還是坦言:「捉過頭了啦」!過度的漁業活動讓海洋承載著巨大的捕撈壓力,最終導致資源難以回復,而漁民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過漁」的罪魁禍首。

我很疑惑,既然船長們都深知捕撈量的多寡關係著漁業資源能否永續利用,那麼為什麼還要捉這麼多魚呢?難道不能少捉一點嗎?只要捕撈適當的量不就好了嗎?「問題是,少捉一點是多少?怎樣才算是適當的量?這些我們都不懂,這除非是政府或研究單位才有辦法知道吧」!船長一副為難的表情看著我。聽著他的回答猶如當頭棒喝 ,讓我突然之間恍然大悟!一直以來,我以為漁民理當應該為過度捕撈負起最大責任,但事實上捕多、捕少,捕撈量的拿捏卻不如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

一些漁民認為政府的「獎勵休漁制度」根本無法解決目前漁船過多的問題。「我休息三個月,你補助一點點錢(兩萬多),都不夠我那個船員半個月的薪水啊! 」加上制度設計不良,接受補助多為漁筏等小型船或兼職漁民,對減少漁獲努力量沒有多大幫助,對真正的漁民而言也無法提供誘因。(圖片攝影:牧鄉)

南方澳有句諺語:「敢應允岸上一隻豬,不敢答應海裡一尾魚」,漁民面對茫茫大海,能不能抓到魚全憑運氣!即便是政府或學術單位都得要投入許多時間和經費才能完成的資源評估,我們又如何能期待這些沒有學術知識背景的小漁民,能夠獨力完成這項任務呢?這樣的要求的確是有待商榷啊!換個角度想,管理單位能否端出一套確實、有效的漁業管理措施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對啊,但是我們台灣就是沒在控制啊!我們台灣就是一直捉,以捉到沒有為原則啦」!老船長憤慨的說著。

混獲及漁法是漁業枯竭兩大致命傷

真的沒控制嗎?檢視我國沿近海漁業管理中與捕撈量有關的規範,目前除了鯨鯊是完全禁止捕撈與販售之外,就僅有針對「飛魚卵漁業」、「魩鱙漁業」和東港的「櫻花蝦漁業」實行總量管制,其他漁業則未見捕捉量的限制規範。況且除了捉太多之外,其他如捕撈的魚種和大小,也都會影響到資源的存續,許多船長就指出「混獲」是加速「過漁」的重要因素。

所謂「混獲」是指漁民所捕撈的非目標物種,這些物種大多是屬於沒有人要拿來食用、比較不具經濟價值的魚類,或者是因為體型過小,還沒有達到最佳食用標準就被捕捉上岸的漁獲,目前常見的流刺網和拖網就是容易造成混獲的一種漁具:「那個流刺網一組、一組地放在海裡,連起來有十五、二十公里長,整個海面都連在一起,大的魚也中、小的魚也中,連海豚和鯨魚都會中網」!受訪漁民紛紛表示應該要針對網目大小來控制,但目前的法令並沒有這些規範。

根據研究顯示,大家常食用的魩仔魚,雖然是以鯷科為主的小魚所組成,但由於常有混群的現象,再上捕捉魩仔魚的拖網網目很小、不具篩選能力,因此魩仔魚的混獲常可達上百種之多。(圖片攝影:牧鄉)

俗稱三腳虎的扒網漁業,因為擁有先進的魚探機、集魚燈和吸魚器的輔助,輕易就能將海裡的魚大小通吃、一網打盡,其捕撈效率已高居沿近海漁業之冠,卻也沒見政府因此有針對這些高科技的漁撈設備加以管制。船長認為,南台灣的扒網漁船捕捉了太多幼小的鮪魚,是近年來鮪魚愈來愈少的原因:「像鮪魚是從小苗慢慢、慢慢長大的,但是鮪魚在小的時候就被捉光光,將來怎麼會有大魚呢?原因就是這樣!

由此可知,目前所謂合法的捕撈方式都已對資源造成這麼大的傷害,更遑論還有其他如毒魚、炸魚這些仍無法杜絕的非法捕魚行為,都使得漁業資源處於每況愈下的狀態,也難怪漁民對政府失去信心,認為政府執法能力不足,也不願意配合守法。或許政府在執法之前,更應該和漁民有更多的溝通,共同尋找漁業管理方式,才能真正有效控制過漁情形。

曾經是漁產豐富的婆娑之島,如今將面臨無魚可抓的窘境。可曾注意到市場上擺放的鮮魚種類已經漸漸地從野生撈捕,變成以養殖為主,但人工養殖真的是解決海洋漁業資源枯竭的良方嗎 ?(圖片攝影:牧鄉)

※ 本篇圖文不適合本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