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利用4個月的時間在印尼爪哇島中部北海岸,淡目區(Demak)的一個小村莊Timbu Sloko進行田野調查,這是國際濕盟在Timbu Sloko專案計畫的一部分,利用混合工程技術修復當地侵蝕的泥質海岸。
這次計畫有段較長的時間必須待在Timbu Sloko,我住進村長家裡,與當地政府人員會面,與蒂博尼哥羅大學(Diponegoro University)的印尼學生一同工作,對我而言是相當獨特的一次機會。
例常性田野調查的日子我會起得特別早,大概五六點日出時就在溼地了。不習慣早起,但是早上的太陽和溫度舒服多了。有些時候,如果正中午在溼地的話,我一定得戴上帽子,把T恤繞住我的脖子,襪子當成手套,全身包得緊緊像個木乃伊,免得曬傷。
測量濕地深度,製作等深地圖,需要的設備包括:測量桿(竹桿上面有絕緣膠帶貼成的刻度)、漁夫為我量身打造的小船(基本上就是木材的盒子)、GPS、筆記本。你一定覺得奇怪,為什麼需要小船,而不是在退潮時行走在濕地上進行測量,讓我告訴你這個方法在這裡根本行不通。我是荷蘭人,在荷蘭走在潮間帶測量非常普遍,我也都這麼作,非常簡單。
可是在爪哇,運氣好的話只有膝蓋陷在淤泥裡,但有時候直到腰部都在淤泥裡,行走則是激烈運動。經過我多次的實驗,包括固定竹竿和我的鞋子模仿滑雪的姿態、手腳並用前進、或是利用膝蓋行走,終於我發現了完美測量方法-「老奶奶步行法」,利用木材盒子(就是那艘小船)當作支撐點,用我的膝蓋行走,就像我奶奶用輔助器走路一樣。
我居住村落的人們相當親切,他們對我做的每件事都很感興趣。住在村長Pak Nadhiri家裡,他非常照顧我很友善,他太太也是,而且她煮了一手好菜,負責我的三餐。Pak Nadhiri身為當地的教長,是村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非常照顧村莊裡的人,4年內蓋了4座學校,把家裡院子的前面當成操場,讓全村的孩子都能來玩。
由於Timbul Sloko有海岸侵蝕的問題,當地飽受水災威脅
我們在國際濕盟的計畫是使這個區域的沉積土恢復平衡,修築木材結構堆疊沈積土。一旦土層高度夠時,紅樹林會佔有這個區域,幾年後形成具防護功能的綠地。
※ 本文轉譯自Westlands International
※ 同步刊登於台灣濕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