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片的代價 過度撈捕、非法作業瓦解台灣漁業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生魚片的代價 過度撈捕、非法作業瓦解台灣漁業

2013年11月07日
本報2013年11月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全球生魚片中,3片有一片來自台灣漁船撈捕。圖為東港生魚片。(攝影:Alex Hofford)台灣擁有全球延繩釣實力最堅強的船隊,捕鮪量世界第一,每3片鮪魚生魚片就有1片是台灣漁船捕的,但美味的背後有不少難以啟齒的代價。

台灣綠色和平組織今(7日)發布《失控的生魚片戰爭》報告指出,生魚片產業從漁船捕撈這一端就涉及過度捕撈與非法作業等爭議,後續的貿易、進入市場到消費者口中,一連串的產業鏈中也有許多弊端。

鮪魚大滅絕

為了人們想吃生魚片的慾望,大型的延繩釣,正在海上展開大規模的獵殺。黃鰭鮪等大型鮪魚消失,這些海裡的野生動物,為了避免死亡的痛苦造成的肌肉緊縮,漁民會先以鐵棒插入魚頭,造成腦死。報告中指出,台灣延繩釣的鮪魚捕撈量世界第一,近17萬噸,佔了全球的1/3。換句話說,每3片鮪魚生魚片,就有1片來自台灣漁船。

根據綠色和平報告,日本人口僅占不到全球2%,但卻消費了全球8成的新鮮鮪魚,2011年日本的生魚片鮪魚供應量是37萬5千噸,一半為日本的漁船捕獲的,台灣(5萬6千噸)占進口的最大宗;日本為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國,2012年台灣出口日本的生魚片鮪類產值近5億美元。

日本宮城縣氣沼市魚市場黑鮪魚貿易。(攝影:Alex Hofford)

鮪魚生魚片主要來自黑鮪、大目鮪、黃鰭鮪,大多以延繩釣方式捕撈。台灣遠洋漁業撈捕的太平洋黑鮪魚,根據北太平洋鮪類及類鮪類國際科學委員會(ISC)2012年底發佈資源評估報告,數量從1952年至2011年,已減少了96.4%之多,恐有滅絕的可能。

供應全球60%鮪魚來源的中西太平洋,4種主要鮪魚中,大目鮪、黃鰭鮪、長鰭鮪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入紅皮書中,若持續捕撈,也有滅絕危機。

混獲難分

台灣擁有全球延繩釣實力最堅強的船隊,在中西太平洋擁有1567艘延繩釣漁船,數量居冠;產值高達310億新台幣。在鮪魚保育上,具有關鍵角色。

延繩釣最大的問題是混獲,混獲常常意外捕捉其他海洋生物,造成死亡,例如,需要冒出海面呼吸的海龜,每年因誤觸延繩釣釣鈎死亡,高達20多萬隻;海鳥則為16萬隻。還有一些非目標物種的保育類鯊魚,根本活不了。

25艘IUU漁船

除了過度捕撈外,非法、無報告、不受規範(IUU)的漁業行為,也常見於鮪延繩釣船間。綠色和平國際辦公室的黑名單裡,台灣佔全世界121艘非法、無報告、不受規範(IUU)漁船中的25艘。也就是每5艘IUU漁船中就有一艘是台灣漁船。比例非常高。

台灣漁船過去更曾發生在公海非法轉載漁獲、在禁區捕鯊魚等案例,不但傷害台灣形象,更可能影響配額。

綠色和平也指出,台灣和韓國政府在面對本國船隻被列入IUU黑名單的態度大不同,韓國今年因為IUU過度氾濫,被美國列入觀察名單,有可能因此拒絕韓國船隻停靠或禁止進口韓國漁獲。7月,韓國即通過立法,決心掃蕩IUU。反觀台灣,漁業署對IUU漁船最高僅有撤銷執照的處分。

血汗生魚片

報告中也指出,在延繩釣漁船作業的漁民,往往缺乏保護下工作,船上空間狹小又不安全,生活環境極其惡劣。在鮪魚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漁船出海作業的時間不但延長,為了減低成本,作業環境更加惡劣,漁工薪水每月約150到200美金,而船長與外籍船員間的摩擦亦發嚴重。過去10年,已有40名台籍船長或幹部遇害,外籍船員失蹤或遇害的數量更是難以估計。

中國延繩釣漁船Fu Yuan Yu052上的漁工生活空間。(攝影:Alex Hofford)

要解決過度捕撈與非法漁業的問題,需要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鮪魚貿易商則需為過度捕撈與「血汗生魚片」負責。

鮪魚貿易商應負起社會責任

鮪魚生魚片經濟價值極高,但獲得最大利益者往往不是捕撈鮪魚的漁民。全球鮪魚貿易商幾乎集中在4家業者手,台灣的豐群水產(FCF)、新加坡的三海水產(Trimarine)以及日本的伊藤忠(Itochu)、三菱公司(Mitsubishi)所屬的東洋冷藏株式會社掌握了全球的鮪魚貿易。年收入超過500億新台幣的豐群水產,每年處理65萬噸魚貨,基地遍布全球19個據點,是全球最大的鮪魚貿易商,深具影響力。

綠色和平認為,鮪魚貿易商應站在企業社會責任立場,確保生魚片的來源合乎永續標準、主動拒絕與非法漁船貿易,並應該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保障海上作業勞工的安危與權益。

12月即將召開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為確保台灣漁民生計,顏寧呼籲,漁業署應支持保育方案,主動減少漁業規模、打擊不法漁業。「若海洋資源持續萎縮,勢將重創台灣遠洋漁業。」

附錄:台灣綠色和平報告《失控的生魚片戰爭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