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問題重重】德塔因子新災難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B型肝炎問題重重】德塔因子新災難

1984年09月06日
作者:楊憲宏

B型肝炎的侵襲問題還未解決,最近國內肝炎專家又注意到,一種與B型肝炎關係密切而且來勢兇猛的「德塔因子」(Delta agent),可能在臺灣造成新的威脅。

臺大醫院內科醫師陳定信、賴明陽、宋瑞樓最近在美國「肝臟學」雜誌上發表一篇文章初步檢討「德塔因子」對臺灣地區的影響時說:「如果『德塔因子』在臺灣地區流行,結果可能是場大災難。」

「德塔因子」於1977年在義大利發現。自此之後世界各地陸續發現不同比例的流行率。由於「德塔因子」必須依賴B型肝炎的表面抗原才能存在人體,並引起病症,因此目前有關「德塔因子」的觀察,大部分來自對B型肝炎帶原著的研究。

日前「德塔因子」的流行率以義大利最高,佔所有帶原者的60%,歐美國家的白人則在20%左右,臺大醫院所做的研究,臺灣地區是5%。日前無法解釋,為什麼東方人比較少見「德塔因子」的感染。

「德塔因子」的假想感染方式是,它進入B型肝炎帶原者體內後,馬上與表面抗原結合,並經由血液直達肝臟造成病變。「德塔因子」嚴格算來並不是一種「生命型態」,必須依賴B型肝炎的表面抗原才能存活,而且「德塔因子」單獨並無法感染健康人。

由於「德塔因子」其有這種「缺陷特性」,因此受過B型肝炎感染而存有抗體,且血液中無表面抗原的人,不受它的威脅,臺灣地區這一類的人大約佔全人口約70%至80。


根據臺大醫院的觀察,臺灣地區受「德塔因子」威脅最大的可能是那些有表面抗原而又身懷「抗e抗體」的人。不過,醫師對這方面仍持保留態度,他們相信,全臺灣人口17%至20%的B型肝炎帶原者都應小心。

世界衛生組織對「德塔因子」表示關心的原因是,最近玻利維亞與委內瑞拉的南美印地安人,受到B型肝炎與德塔因子雙重「超級感染」,結果這成20%的罹病者發生猛爆性肝炎(幾乎全數死亡);60%演成慢性活動性肝炎;只有20%的人產生「抗德塔因子抗體」而免於災難,卻仍難逃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的命運。

目前的研究仍無法斷言,德塔因子對臺灣地區B型肝炎帶原者的影響,在臺大研究中,德塔因子似乎與肝癌也扯不上關係。但是,「德塔因子」的確認,已引發肝炎學者的新憂慮──既然可以發現「德塔因子」,便無理由否定B型肝炎的感染史中,不會有其他「因子」存在。

臺大醫學院微生物教授楊照雄從臺灣蛇中發現「類B型肝炎病毒」,目前仍未知是否可以感染人,這項研究更使B型肝炎的研究進入多樣、複雜的階段。

從「德塔因子」的事件看,臺灣地區的「B型肝炎疫苗」接種恐怕要更加快腳步。陳定信醫師說:「只有趕快把帶原者比率下降,才有辦法消除災難發生的可能性。」

原載民國73年9月6日聯合報第3版

※ 本文轉載自《另一個公害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