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西海岸】林邊鄉自來水變鹹始未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離別西海岸】林邊鄉自來水變鹹始未

1980年03月20日
作者:楊憲宏

去年7、8月間,屏東縣林邊鄉碰上一次規模很大的海水倒灌,靠海的水利村與崎峰材的街道都給淹沒了。

林邊鄉民發現,此後從他們自來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就是鹹的,而且有愈來愈鹹的趨勢。一位林邊鄉民說:「現在,我們煮菜都可以不放鹽了。」

今年2月初,林邊鄉水源地重新開了一口深井。屏東衛生局照例檢驗水質,發現水質不但不合標準,裏面竟然還有「致癌物質」。這下子,林邊鄉民可慌了。

水質檢驗報告所謂的「致癌物質」是亞硝酸鹽。

對於這件事,臺大醫學院生化科教授林仁混認為不容忽視。亞硝酸鹽本身不是致癌物質,但是亞硝酸鹽中的亞硝酸很容易與二級氨結合成為亞硝胺。亞硝胺早經醫學證實是一種致癌物質。而二級氨又普遍存在於我們日常食用的魚肉類裹面。

林邊鄉自來水變鹹、以及水源含亞硝酸鹽,跟林邊地區整個自然環境受到人為的嚴重破壞有很大的關係。


海岸內移 滄海桑田

海水倒灌入林邊鄉的那幾天,附近魚塭養殖的虱目魚漂流在排水溝裏。一位年輕人說:「在水溝裹都可以電到手掌大的虱目魚。」

林邊鄉長林國龍計畫沿著水利村海邊築一道近2000公尺的防潮堤,現在已完成700餘公尺。

走過水利村近海的魚塭,看到一旁的柏油路面殘破不堪。林鄉長說,這樣路原來好好的,海水倒灌把路蝕壞了。

屏東縣曾派員調查海水倒灌的原因,事隔半年,未見結果。

林鄉長認為:「海水倒灌,恐怕不是一時變天造成的。

林國龍當鄉長前曾在濱海的水利國小教書。水利國小位於海墘下,現在距退潮後的海岸線只有20多公尺。站在水利國校的二樓,越過一層樓高的防波堤望出去,大海就在眼前。

民國58年,水利國小有一排校舍被巨浪捲走,從那時起,水利國校旁就築起了現在的這道堤防。林國龍說,20年前,即使潮起時,海岸線游水利國小也有100公尺;潮落的話,水離岸起碼也有200公尺。堤防未築前,海邊都是棕櫚、椰子,小孩子叫這處地方「夏威夷」。

現在,四下海灘只見沙和船,海岸線侵入陸地。


開闢深井情況更差

自從自來水變鹹後,自來水廠大感困惑。林邊鄉水源地離開林邊溪不到50公尺。林邊水源地主任潘允明說:「三日作為水源的淺水井,都是鑿入地下20公尺,一口接一口。從去年8月後都變鹹了。」水源地的地下水與林邊溪水相通。現在井水變鹹了,豈不是表示海水已入侵到內陸了。

所以,自來水廠在今年2月5日在原來水源地新開了一口深井。潘主任說:「如果我們取較深的水層,應該可以取得乾淨的淡水。」

2月22日,林邊鄉衛生所的保健員鄭文士用消毒瓶子裝了新井供應的抽樣自來水,給屏東衛生局檢驗。

屏東縣衛生局檢驗後下的評語是:與規定不符。

就林邊水樣的檢查單與臺北市自來水的檢查單比較;酸鹼度,臺北市為6.8,林邊為7.6;林邊鄉的水比較偏鹼性。總硬度,臺北市為40,林邊鄉高達420。總固體量,臺北市為60。林邊鄉620。鐵,北市幾乎為0,林邊鄉0.8。亞硝酸鹽,北市0,林邊鄉0.03。

北市自來水管理處正工程司郭瑞華說,有了亞硝酸鹽存在,足以說明一點:林邊的自來水源受到氮化物的污染,而且已有相當時日了。在氮化物代謝過程中,通常由阿摩尼亞氧化成亞硝酸根,再出亞硝酸根氧化為硝酸根;亞硝酸根也有可能走出硝酸根經由細菌的還原一作用還原 出來。不管是經由那一途徑,亞硝酸根出現,可知水源受污染已有一段時間了。

林邊鄉2萬3000多居民吃這種「與規定不符」的自來水已有1個半多月了,而且還得繼續吃下去。因為,目前沒有別的辦法。


水質何以受到污染

水質為什麼針會差到這種地步?

鄉長秘書林正一用筆畫出了林邊、東港、佳里、林邊溪的相關位置圖。「林邊溪的上游是力力溪。」他標出了幾個地段,一旁鄉公所的老職員楊水科幫忙解釋。

「力力溪上游有一大片廣闊的乾涸溪谷。現在臺糖公司在那裏種甘蔗,有13口井抽地下水灌溉甘蔗,蔗園有1000多公頃。」

林正一接著在林邊溪下游沿海地帶標出低窪地。他說:「林邊溪靠海約兩岸,佳冬地區大約有上千甲以上的魚塭,林邊鄉也大約有近500甲的魚塭,這些魚塭也是日夜抽地下水。」

從力力溪的上游到林邊溪出海口,全長不過8公里左右。上、下游都有人抽地下水。據臺糖屏東總廠的計算,這個區域的總抽水量大約每年8億7500萬立方公尺。這樣龐大的抽水量,會使林邊地區的地下水位年降10公尺上下。

地下水位下降,引來了海水入侵地下層。受到海水污染,地下水的水質當然不會好了。

小小一個林邊鄉,魚塭耗水量如此之大。東港水產試驗所的廖一久博士認為,全是濫墾的結果,沒人管理,也沒有計畫性的規畫。

林國龍鄉長認為,林邊地區的養殖業如此發達,是因為「做一甲田的活,利益還不如一分魚塭。」林邊靠海,田地土質都染了鹽份,種植稻米收成差。何況,碰上海水倒灌的話,作物就活不了。「人工不好請,又貴,請人播了田,只要稍稍灌了一些海水進來,就泡湯了,又得重來。」

田地被海水蝕得枯爛。林鄉長指著海水倒灌肆虐的遺跡說:「秧苗死了,地空著,政府要抽空地稅。想種作,又怕再來一次淹鹹水,怎麼辦?只好拓成魚塭了。」


農田遲早變魚塭

一路上,還可見到一些播好種的油綠綠稻苗。林鄉長說:「這些遲早也會被圍成魚塭。」這也是無奈的,因為農田一旁的魚塭侵害作物。有的魚塭是半鹹水——自己鑿個井抽淡水,然後從海邊引一條塑膠管,用馬達抽海水,摻在一塊兒。養殖魚苗的人說,這樣對鰻線健康有益。另外有些魚塭是全鹹水,養紅鱘、蝦等。

佳冬、林邊兩地大約有1500甲土地被這種「小鹹水池」佔據,散佈很廣。這些魚塭旁邊若是有農田,根本不必等海水倒灌了,魚塭滲出的鹹水,或排向水溝的廢水,就足夠鹹死農作物了。林鄉長說:「農田能不變成塭仔嗎?很難,很難。」

林邊鄉的水利村最靠海的地段有人種植檬果、蓮霧、長得快、又大又甜。尤其是蓮霧,林邊的蓮霧是全臺灣地區上市最早的。這種植物在鹽分高的土地還是長得枝繁葉盛。

為什麼林邊鄉人不種這些經濟價值高的作物,使林邊的地質不再繼續受到魚塭的破壞?

林鄉長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錢嘛,水果一年才一收,又得費神看顧,不如魚塭。」魚塭確實給林邊鄉帶來了繁榮,但是代價也太高了。


在溪水中釣到海魚

林邊橋離海口大約有4公里遠,釣魚人可以在此釣上沙腸仔、花身仔一類的海魚。這裏的溪水如今已成為鹹水了。東港水產試驗所廖一久博士也注意到這種自然生態的變化。

上個月,屏東縣政府為了林邊地區地下水位下降,要求臺糖在力力溪上游的農場停抽地下水。臺糖公司不肯,說他們向有關單位申請了合法的抽水權,而林邊、佳冬魚塭的抽水機都沒申請抽水權,是不合法的。屏東縣政府便把這件事擱下來。水,大家還是繼續抽;自來水是鹹的,大家也還是照喝。

林邊溪靠上游的地方有處沙石場,溪谷愈挖愈深。一卡車一卡車的運沙石車,開出林邊鄉。建築業者都說,林邊溪底的沙石,品質是上好的。挖罷!

河床上游有人抽水,下游也有人抽水,中間有人挖沙石,海水遂從溪面上長驅直入。


展望未來隱憂重重

林邊鄉,一個上好的魚米之鄉,就在大家爭著圍魚塭,濫抽地下水,以及濫墾、濫挖下,自然生態受到嚴重的破壞。自來水變鹹了,其實只是一個開始,日後可能還會發生更令人擔憂的事。

1年前,林鄉長遇見一位日本水產專家。這位專家沿著屏東海岸走一遭,覺得林邊鄉的水產養殖業沒有遠景。因為林園石化工業區只離林邊鄉的魚塭採水海域12公里左右。石化工業的廢水終究會污染到林邊。

日本積極發展遠洋漁業,部份原因是日本的工業廢水已經污染了沿海的魚貝類。日本人現在談「近海魚」就變色。這位日本專家告訴林鄉長:「臺灣應該引日本的例子為鑑。」

廖一久博士認為,這恐怕不只是林邊鄉的問題,整個西部海岸不出幾年,一定會付出改變生態的代價。

原載民國69年3月20日民生報生活版

※ 本文轉載自《受傷的土地》